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听信息技术研讨课有感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蔡宏丽
[导读]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蔡宏丽
        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日,在研讨课中,听了两位老师的信息技术课,感受颇深。我觉得他们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很好的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下面就其中两堂课谈点我个的粗浅看法。
        王老师的《编写演说词》感受最深的教学设计摘录:
        设计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看到了一通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通知是关于期中考试,老师把通知输入到电脑里,大家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通知》的WORD文档,如下图1。
  
图1  《通知》的WORD文档
        师:同学们都发现这个通知书有很多错误,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同学们一起小声的读一遍。
        师:学生举手回答,哪些地方有错误?(学生边说,教师把错误的地方用其他颜色标出来)
        设计二:新授知识
        师:既然这个《通知》有错误,我们就要改过来,怎样进行修改呢?
        (学生回答,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使用退格键进行删除)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强调光标的移动方法)
        师:还没有其他的方法叫呢?
        (使用DELETE删除键)
        教师演示两个键的不同点,同时演示光标的两个不同移动方法(鼠标移动光标,方向键移动光标)演示,插入文字的方法
        学生动手修改《通知》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删除文字达到修改文章的目的,你喜欢用哪一种都可以,老师这里还有几篇文章有错误。请同学们自己动手修改。
        设计三:布置任务,巩固练习
        1.出示古诗三首,学生动手练习,小组长指导组员,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四: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各个小组的修改后的作品。在教师机上展示。同学们来评一评谁修改后的作品。
        王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来认识修改文章方法有关知识。他首先出示一个《通知》让学生去读去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说出问题出现在哪里,最后去修改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生动有趣语言,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首先让学生用到BACKSPACE键和DELETE键。去删除光标后面的文字。在此基础上。教师演示两个键的不同点,同时演示光标的两个不同点,同时演示光标的两个不同移动方法(鼠标移动光标、方向键移动光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成功的体验,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使他们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用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得以有效的锻炼和培养。
        又如蔡老师在《插入图片》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预习从整体认识图片的插入的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完成任务,首先如何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兴趣呢?蔡老师采用听音乐欣赏作品,让他们意识到任务中的作品在审美观点上有一个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对任务产生的兴趣。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蔡老师强调了教学重点、难点知识有三种解决方法:第一,可以小组讨论;第二,可以参考课本已有的知识;第三,可以询问教师。最后蔡老师在小结时将难点知识作了详细的讲解。
        教学片段:
        生:在图文混排中有些同学说我想插入我亲手画的图,引出了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师:请问有哪些同学知道如何插入剪贴画以外的图片呢?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并要求此同学上台演示,边说边操作。
        具体体现在三个环节:1、引入主题。通过欣赏观察插入图片后的美。并用修饰的文章和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文章进行对比来导入新课。2、解决任务。紧紧抓住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3、完成任务。在插入图片中,通过插入图片以外的图片,使用学习掌握喜欢什么图片就插入什么图片。在插入图片教学中,使用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方法把已有的知识内化,提炼成为新知识。让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实现学习知识,训练能力的任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智力也得到应有的发展。
        总之,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把凝聚在教材中的思维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并有所发现和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