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礼仪修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杨光福
[导读] 礼仪是一个人各方面素养的综合表现,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对教学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杨光福
        楚雄技师学院675000
 
        摘要:礼仪是一个人各方面素养的综合表现,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对教学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每一个教师都应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此保障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探析了礼仪修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师;礼仪修养;教育教学
        引言: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企业不仅会关注人才的专业素养,还会重点考察人才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若要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高品格思想的人才,就需要教师先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一方面教师讲究礼仪可以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礼仪修养的内涵
        1.端庄的仪表仪容
        仪表仪容是一个人内涵的外在表现,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管所穿的衣物新旧程度如何、质量高低、价格多少,都应保证整洁与大方,同时要根据所处的场合、自身体型、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服饰。
        2.良好的职业道德
        礼仪属于个人素质与修养的表现,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关系着自身的礼仪修养状况。具体表现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呵护与关爱学生,同时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3.礼貌的交际方式
        作为行为的准则,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因此,教师与他人交际中,尊重对方是最基本的。与同事相处的时候,应相互尊重、礼貌谦让、真诚相待;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可以把握好距离,不会过于疏远或亲近,处于一种良好的师生相处模式下,这对于教学工作有着积极影响[1]。
        4.规范的日常行为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师身份,要对自身的言行予以规范,可以在任何场合都能保持基本的礼仪,具体表现为既诚恳、谦虚,也不会失去自信、威严,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爱戴、同事的尊重与领导的认可。
        二、礼仪修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
        1.对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化比较明显,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教师,会出现厌学的情况;有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这门课程的教师,在学习中积极主动。而教师是否具有优秀的礼仪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教师喜爱程度。同时,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参与者,教师的言行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首先,教师应该对学习习惯有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的表达习惯、教学手法等,也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2.有助于促进文明校园建设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倘若每一个人都具有优秀的礼仪修养,则必然会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师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在文明校园的建设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良好礼仪修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基本礼仪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学习相关礼仪知识,进而促进健康向上、文明礼让的校园氛围形成,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2]。


        3.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与平等的,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一些建议,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对所有学生保持相同的关爱,不会因为这个学生的学习不好或其他原因而区别对待,并要对学生予以必要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向教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疏导,提供相应的帮助,进而在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提升教学效果。
        4.对学生品格修养的影响
        在校园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然的,由于学生思想上还不很成熟,缺少社会生活经历,正处于思想品德可塑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行为、语言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假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仪表仪容、教学语言的规范使用,就能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提升学习的质量,并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同时,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教师作为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需要有较高的礼仪修养水平,才能让学生认可与信服,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品格修养的良性发展。
        三、教师提高礼仪修养的措施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礼仪修养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其礼仪修养对于人才培养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个人形象、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说话不得体、不注重仪表仪容,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甚至,有的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还会模仿教师,养成不好的习惯,进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另外,教师的礼仪修养与其威信力存在很大联系,只有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才会尊重教师、认真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以此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思想上高度重视
        礼仪修养对教师而言,不仅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与教学成效,还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对此,教师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对提升个人礼仪修养足够重视,才能自觉地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并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不只是讲解书本的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其综合发展,而礼仪修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2.不断学习提高
        基于对提升个人利益修养的高度重视,教师需要将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与生活中,具体而言就是除了要对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充分掌握以外,教师还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学习与礼仪修养有关的知识,如有机会应当积极参与相关的课堂和培训活动[3]。此外,教师可以将平时讲课的视频录制下来,通过回看视频的方式查找自己在授课中出现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并及时予以纠正。
        3.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和环境
        受到社会环境、自身素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文明礼仪方面不但没有发挥出示范表率的作用,还成为了反面教材。比如,教学工作中不注意仪容仪表、教学用语不规范等,这不但会降低教学的成效,还会让学生对教师的产生一些其他看法。所以,学校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约束与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此外,学校要通过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等方式,让礼仪修养可以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使教师与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的礼仪修养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深刻认识其内涵与重要性,并通过不同途径去提升。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同样也要重视对教师队伍建设,将提升教师礼仪修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学生可以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莫玉华. 浅析教师礼仪修养对教学工作的影响[J]. 速读(下旬), 2018, 000(008):27.
        [2]杨海琴. 教师礼仪修养之我见[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22):P.73-73.
        [3]鲍丽真. 学高为师身 正为范——论教师的礼仪修养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J]. 考试周刊, 2019, 000(038):7.
姓名:杨光福。出生年月:1973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云南双柏。学历:本科,学位:无。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医护类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