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摘要:全员性的线上教学,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种应急措施,最终会随着病情的消失而告一段落。但是,从这次全员性成功的尝试来看,信息技术已然改变了教育生态环境,加快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如何更好地让大学生们参与和开展在线学习,同时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
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学校在线教学现状
混合式教学的本质是“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实现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空余时间都有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很早就引入了“智慧职教”教学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大量优质学习资源,还可以实现网上签到、线上授课、课上互动讨论、头脑风暴、课下交作业、测评以及问卷调查等很多功能,但是利用率一直不高。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高职生源主要为高考统招生和单招生,其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比较强。由于知识面较窄、自制力较差、缺乏韧性、学习主动性不高,如果没有有效的行动监控和专人去督导,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另外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登陆,囿于网络使用高峰期造成拥堵,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而且学生在利用移动设备学习过程中,需要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约束自己免于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影视娱乐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在使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程资源的利用情况、内容的掌握、作业完成的独立性等也无从监控。鉴于这些原因,目前学校主要是在公选课程部分采用了慕课形式。由于慕课的课程质量较高,组织形式多样,并且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所以学生倾向于选择慕课形式的公选课程。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学校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利用已有资源,积极改进,进行线上教学,大大加快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
2.1上课地点扩大到网络覆盖的所有地方
在线下教学中,师生都在相对固定的教室或者实训室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而线上教学只要网络设备能满足要求就可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这无异于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学生来讲,线上学习可以利用多种信息化设备和平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这些可选择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也对教师和学生的终端设备和网络的流畅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展开,学校采取各种措施,例如为学生免费开通流量包,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顺利实现在线学习。
2.2学生上课的地点从固定的教室转向动态的网络覆盖空间
停课不停学期间,由于出行受到限制,学生被限制在家里学习,居家学习虽然有种种优势,时间、休息、饮食可以保证,但也存在不少劣势。居家环境干扰因素较多,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高度自律。
比如居家学习要像在学校一样准时签到,不迟到,课前准备好文具书本,不拖沓,当天作业必须当天完成,不偷懒,要按时就餐,准时就寝。因为线上学习有别于线下学习,学生在逐步适应的同时,学习方法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应该学会学习,懂得对海量知识进行筛选,并能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既是在线学习所必须,也是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3授课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线下课堂中,采用的是秧田式的排列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规矩地坐在自己地座位上。从空间位置来看,教师处于教室的中心。而线上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着机器,通过摄像头看到对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变弱。由于线上教学的不可接触性,对老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室这个特定的物理空间所带来的面对面交互的便利性以及班级的稳定性等因素,使得通常情况下社会临场感与教学临场感会随着教学的开展自然形成,教师只需要把精力关注在认知临场感的建立。所以有些教师习惯于一本教材、一本备课本、一份PPT,进入教室就上课。但在网络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线上授课资源较少,对网络平台使用方法不熟悉,对课堂教学的把控降低,因此只能生搬硬套,勉强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形成精彩纷呈的课堂。而且在线学习环节中,教与学时空分离导致了社会临场感与教学临场感的天然缺失,所以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创设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而这方面绝大多数老师是缺乏经验的。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些问题逐渐开始解决。
3“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的策略及反思
3.1激发师生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热情,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
专业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相关主题培训,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改革等方面深入研究,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在备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难点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等手段进行讲解,如爱博导、智慧职教、蓝墨云等APP、教师也可选择性地利用教学平台自带的功能,诸如头脑风暴、课件抢答、随堂讨论等课堂活动细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职院校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对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训。
3.2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推进在线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专业,与企业合作,校企双方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通力合作,重构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内容、重建学习载体,共同开发优质的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提高在线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吸引力,从而对学生培养进行全过程跟踪和全方位引导,校企无缝对接、一体化育人。其意义也在于推动优质职业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的推广。
结束语
灾难突发,各行各业纷纷出现最美逆行者。教师的战场在课堂,每一个教师都是战场上的勇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自己的线上教学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转变思想,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手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好停课不停学这一场战役。
参考文献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探析[J].杨海军,张惠萍,程鹏.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
[2]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王帅国.现代教育技术.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