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桦
湖北省石首市中共石首市委党校 434400
摘要:面对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要求、新思路,各区不断推广、拓展、深化“党建引领、三方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区街两级党建联盟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共抓社区治理,打造幸福、和谐、安定的新型社区。本文主要分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突破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基层党组织
引言
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党的领导,而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协同共进、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层治理环境。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临着国内艰巨的经济改革发展任务和国际严峻复杂的形势,基层治理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新的利益分配格局造成基层社会阶层的细化,加剧了利益的冲突;城市化发展带来基层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使得在基层治理上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化的趋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基层社会价值出现真空和失范的情形等等。与此同时,一些基层治理难题,比如社会不公正现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矛盾、社会自治程度不高、社会保障缺失等在基层社会不断积聚,若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宗旨。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键还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是否满意。实践充分表明,要践行好党的初心和使命,必须要把党的领导根植于人民、根植于基层,要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凝心聚力、团结民众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老百姓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出了更高的预期,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治理主体,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治理导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不突出
当前,基层党组织还存在机构散、职责偏、职能虚、主业难聚焦、权责不匹配等问题,使得许多矛盾纠纷无法在基层化解,制约了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群众服务意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工作定位不精准。有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基层工作的重点就是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召集在职党员开展一些活动,管好离退休党员。有的基层党组织甚至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混为一谈,把党建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组织文体活动和学习培训等,使党组织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混搭”明显,基层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二是工作手段水平不高。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只关注工作形式,不重视工作质量,经常用业务会替代组织会,导致组织生活会质量低、效果差;有的基层党组织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工作起来畏首畏尾,党员活动开展不经常,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对一些党员违纪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导致党组织凝聚力不够,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
(二)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淡漠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具有重要实践价值。但就当前而言,基层仍然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薄弱环节。
基层治理的很多问题事实上都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但有的基层干部群众法律知识欠缺,决策办事往往仅凭经验和个人想法,依法办事观念薄弱;还有的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不强,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氛围不浓,依法维权意识缺乏,个别人还存在“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的观念误区,甚至遇到经济纠纷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采用法律方式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有事找政府、想以行政手段解决法律问题。
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体系建设,筑牢治理堡垒
要织密组织体系。立足实际,深入实施“扩面提质”工程,以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单元为着力点,推动党的组织进小区、进物业、进网格、进大厦。着眼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支部培根行动”,实行星级分类评定。要建立融合体系。吸纳驻区单位、企业等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联盟,建立党建融合体、党建联盟等共驻共建体系,做实联席会议等协商议事制度,推行联做党建工作、联抓社区治理等“五联工作法”,以“轴”带“轮”,形成互联互动的“齿轮效应”。要健全联动体系。打破传统基层治理分散性、封闭性甚至割裂性的格局,整合8890热线、智慧城管、社情民意等系统,建好用好“党群一张网”,聚焦常见、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实行“诉求形成、分析研判、社区吹哨、平台受理、部门报到、评价反馈”闭环管理,推动“块”的属地责任与“条”的职能发挥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二)强化保障支撑,夯实治理基础
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从组织建设、人员管理、机制运行、信息化保障等四个方面推进基层社区管理改革,切实将社区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突出政治标准、能力标准、作风标准,打造能治理、会治理、善治理的基层自治队伍,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要持续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服务功能最大化要求统筹推进社区楼院、大厦楼宇等各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党群共享空间建设,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和功能,真正有效服务党员群众。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全面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设立社区楼院党组织活动经费、党支部书记及老党员补贴关怀资金,完善社区工作者报酬体系,建立年度报酬动态增长机制,使社区干部在任有干劲、离任有保障。
(三)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治领导方面举旗定向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想领导方面统一认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方面统筹推进的作用。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和完善基层治理中的组织联动体系,打造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积极推动组织力量的下沉。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认真担负起跟踪、考核、评估、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实时掌握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压实压牢工作责任,加强对相关事务的督促指导和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结束语
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凝聚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凝聚共识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凝聚人心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凝聚智慧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凝聚力量的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和党员要广泛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充分整合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积极发挥各治理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和优势,推动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向前发展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1]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N].人民日报,2018-07-05(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J].当代贵州,2015(24):8.
[4]王宗礼,李连军.新中国70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逻辑与主要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9(6):9-15,23.
[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6-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