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飘
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
好的家风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把“家风”教育引入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家风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是把美好的道德教育观念传递给孩子,为孩子学习如何做人打基础。根据家风教育的特点、目标、内容和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少教多学,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做到知行合一;教学方法采取以读代讲法、启发讨论法、回顾践行法为主;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模式为“熟读课文——讨论交流——回顾践行——总结激励”,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课前热身”环节,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家风教育”课堂教学五部曲。下面结合我校谭红飘老师执教的“诚信”这个家风主题为例,对五个教学环节进行详细地讲解。
一、课前热身,温故《家风颂》选段
此环节以诵读《家风诵》选段、营造学习氛围为主。
【课堂实录】
上课铃声响,出示《家风颂》选段,让全体学生诵读:
有一种文化,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来,带着历史的芬芳,
有一种精神,如旖旎的春风,自血脉之初浩荡飘拂,绵延至今。
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
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它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
它是代代传颂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
它就是——“家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低年段由教师带领学生诵读,高年段则由班干组织学生诵读。通过课前的充分诵读,让“家风”这个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熟读教材——释主题,知诚信
此环节要求做到导入主题、理解主题的含义;熟读课文,边读故事内容边思考:故事讲了谁?他做了什么事?然后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自己对这个关键词的理解。
【课堂实录】
(出示感谢信,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请仔细阅读这封感谢信,想一想,唐楚懿同学捡到手机,主动联系失主,按约定的时间、地点亲自把手机送还到失主手中。她的哪些行为值得你学习?
生1:她捡到手机,没有据为己有,这种拾物不昧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生2:她应约把手机送还失主,是讲诚信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
师:那么,人为什么要讲诚信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关于“诚信”的家风话题。
(熟读教材,理解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是诚信?《立木取信》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让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流利)
师:同学都读好了吗?谁来读一读诚信的解释?(指名读)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读《立木取信》的故事?(生读得正确而流利)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大家就能把课文读好了,可见,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做得很好。读了课文后,你理解诚信的意思了吗?
生: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
师:生活中,你觉得哪些表现可以称得上诚信?(引导学生从言行两方面去举例)
生1: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批评而说谎;
生2:做错了事,能主动认错,真诚地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生3:对于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下诺言。
师:你们所列举的表现,是语言方面的诚信表现。至于行为上的诚信,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1:乘坐公交车时,能主动投币;
生2:答应别人的事情,要不折不扣去完成;
生3: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喜欢也不能拿;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诚信,没那么神秘,它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要求我们待人处事时做到——
(出示课件)生齐读:不说谎、不作假,不欺骗,要说到做到
师:诚信的意思理解了,那么《立木取信》又讲了一件什么事?它让你明白了什么?
生:故事讲的是商鞅下令谁能把立在城南的横木抬到北门去,就赏五十金,中年汉子做到了,商鞅就奖赏他。我们要像商鞅那样言而有信。
师:说得好,商鞅言而有信,在众人面前树立了威信,使变法得以顺利实施,这就是“小信诚则大信立”的表现!
这个教学环节是熟读理解教材阶段,教学的重点是熟读、理解课文,懂得家风教育课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是此环节的基本教学方法,但由于年段不同,读的要求也不一样。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教师要先领读课文,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或小声读,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课文读熟;中高年级则以自主阅读为主,要求学生做到读通、读熟、读懂,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笔画难繁、学生不理解的生字词,可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在理解课文方面,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去理解、认识、思考课题的含义及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能将自己的理解深度强加给学生。
三、交流分享——秀家风,话诚信
这个环节以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为主,先在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再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除了《立木取信》,你还知道哪些诚信的故事?请在组内先交流,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分享的故事对象:自己、老师、同学、父母或其他人讲诚信的古今故事……地点: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
生1:我分享的是网上查到的《一诺千金》的故事。季布一生讲诚信,所以在他遇难的时候,很多人冒死帮助他逃难,是诚信让他得以死里逃生。
生2:我听妈妈说,她小时候也是一个讲诚信的人。有一次,她负责给小伙伴登记上交柴火的数量,妈妈的好朋友叫她多记点,说得到好处就分她一半,但妈妈坚决反对,每次都如实记录。
生3:我爸爸是一名化妆品推销员,他总是给顾客推销最好的产品,做到了诚信经营,所以顾客特别爱跟他买产品。
生4:我讲的是自己诚信的故事。有一次,老师把同学们丢失的很多东西放在讲台上,让我们自己去拿,我原本想占一点便宜,拿回一些不是自己的东西,但又觉得应该做一个诚实的人,所以就没有去拿。
生5:我分享的是潘校长讲诚信的事。潘校长说,只要我们表现好,期末考试结束后,就奖励每个班一个大礼包,后来,我们都收到了大礼包,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生6:有一次,我因为没有好好复习,考试的时候就想作弊,但我又觉得应该诚信考试,所以没有作弊,虽然那次我考得不好,但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我是个诚实的孩子。
师: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感人的诚信故事,有网上收集到的故事,也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老师和同学的故事,真了不起。谁愿意分享关于诚信的成语?
生1:我收集的到成语有: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以诚相待 开诚布公
生2:言行一致 光明磊落 言而有信 推心置腹
生3:表里如一 抱诚守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师:从古至今,诚信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你瞧,大学问家孔子是这样说。(出示课件)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齐读)它的意思是(齐读)。
师:除了这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吗?
生:民无信不立。——孔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诚信为人之根本。——鲁迅
师:“民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诚信的孩子人人夸。
这个教学环节是讨论交流阶段,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本课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具体了解本课主题践行的范围和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为了让讨论交流有实效,课前,我们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预习做到一读二积累,即读熟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积累一个小故事(含寓言)、两个名言警句或诗句、三个成语。低年级的孩子预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可布置孩子回家与家长一起预习,做到熟读课文,积累一个简单小故事,一个成语或诗句即可。通过借助家长的力量,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预习关。由于有了课前预习的保障,课上的分组交流、小组汇报,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及认识的深度广度进行简短的小结,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本课家风内容、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四、践行家风——学榜样,悟诚信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照践行表,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反馈,表扬学得好、践行得好的同学。
【课堂实录】
师:诚信对同学们的成长极其重要。请大家对照践行表,认真评价自己的诚信行为。(学生自评、小组评,反馈结果)
师:每个小组得全A的同学,请起立。请问,你们小组为什么给这个同学评为A?
生1:因为她是一个守信的人。她答应老师帮我辅导功课,她做到了,她主动帮我检查作业,指导我纠错。
生2:有一次,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回家,上车后她的钱找不见了,就借别的同学拿钱去投,第二天就把钱还给我,她很讲诚信。
生3:她借我的笔写作业,写完后就马上还给我。
生4:有一次测验的时候,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想问她要答案,可是她不理我,考试结束后才讲给我听。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认为这个同学是当之无愧的“诚信之星”!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没有得全A的同学,是哪一方面做得不够好?能说说吗?
生1: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有两次没有完成。以后我要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
生2: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怕被妈妈骂,就撒谎说是弟弟碰碎的。以后我不能撒谎,要做诚实的孩子。
师:今天,你们能如实地评价自己,有的同学还敢于反思自己的不足,这就是讲诚信的具体表现,相信你们以后能做得更好。
这个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回顾自己在“诚信”方面的表现,畅谈自己今后怎样做到“诚信”这一家风要求,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对做得好的学生,而且是大家公认的学生,在班上树立榜样,进行激励表彰,但对于那些敢于正视不足并明确表示要改正的学生,同样进行表扬激励,旨在引导学生将好家风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行为规范。
五、总结升华——讲收获,乐诚信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讲一讲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升华,以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家风、践行家风的目的。
【课堂实录】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谁将是班上的“诚信之星”?(评“诚信星”,发表扬信)
生1:我认为得全A的同学,当然就是“诚信之星”。
生2:我觉得不得全A的同学,但敢于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缺点并决心改正的同学,也应该评为“诚信之星”。
师:同学们的评价很有道理,老师也赞同这个评比结果。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生2:诚信是做人之本,如果做错了,要主动认错。
生3: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要讲诚信。
生4:我知道了,诚信一旦丢失,就再也找不回来,所以要讲诚信。
师:同学总结得很好。老师也深有感触,想与同学们分享: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真诚做人,诚信做事。
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把“诚信”带在身上,把诚信带给身边所有人,让大家都能成为讲诚信的好公民!
这个环节结构虽然简单,但很重要。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二是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自主评选出家风学得最好的学生和践行家风最好的学生,名额不限,达到条件的都可以评上,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家风、践行家风的自信心。
总之,“家风”教育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与学校教育的成败、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学生学科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把“家风”引入课堂,按照“家风”课堂教学五部曲进行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它为孩子从小树立中华民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正确地为作文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极大的帮助,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
作者简介:谭红飘:女,广西环江人,1975年12月生,河池市金城江区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教26年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兼任学校政教处副主任,近三年主要负责《互联网+环境下家风进小学校园教育实践研究》学校德育课题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出了家风进小学校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策略。曾参加中国教育学会“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课题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双文”素养》的研究,并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曾荣获河池市“优秀教师”、县区级“优秀班主任”、“师德模范”等称号,撰写的教学设计、论文、课件等多次获国家、省级一、二等奖。
课题全称:“互联网+”环境下家风进小学校园教育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16JD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