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旦
冷水江市铎山镇中心学校 湖南省 娄底市 41711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的获取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所以,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现高效语文教学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创设生动教学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设置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促进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略
高效教学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都在不懈努力的价值追求,然而受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方法和策略,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语文教学的低质低效。对此,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彻底地革新观念、创新思想,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优化,以真正实现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够保证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从而为高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对教学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改革优化,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有效创设出生动、直观且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新鲜感,进而具备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时,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了圆明园的发展,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圆明园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随后,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向学生们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让学生们认识到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专注度十分集中,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利用网络手段为学生们拓展更多有关圆明园的知识,如,圆明园的独特布局、内部的宏伟建筑等,通过这些内容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视野。这样,笔者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去,语文知识同样也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直接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拓展自身的教学思路和范围,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再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有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让整个语文教学更具生活气息,促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语文的无处不在,认识语文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鸟的天堂》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鸟类栖息场所展开的教学,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鸟类,所以,笔者针对学生们熟悉的鸟类生活栖息地展开介绍。如,笔者让学生们回顾小鸟一般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大部分学生回答:树枝上。这时,笔者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拓展提问,为什么鸟儿经常在树枝上生活呢?通过这种问题,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依据生活经验对问题深入分析。另外,在课程结束后,笔者还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项课后任务,让学生们观察身边鸟儿的叫声,通过叫声辨别鸟儿的种类。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科学设置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科学公正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助力高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转变、改革过去单一的成绩评价模式,科学地设置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来说,教师需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时刻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明确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指明应改正的方向,促使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强大自信,最终才能够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
例如,在教授《太阳》时,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忽视了课堂评价环节,实际上,评价环节对学生们的学习有着很多的帮助,所以,笔者科学设置了教学评价。如,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表现以及对课程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鼓舞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强化学生们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高效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和根本要求,只有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才能够展现出学科的育人功能,并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所以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认识,结合语文学科特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思考和探索,以实现创设生动教学情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科学设置教学评价等策略的运用,全面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最终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依.浅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16.
[2]练惠林.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高效达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