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点句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薛韵
[导读] 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新课标指出,
        薛韵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北京100101
        摘要: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重点句子的教学。这是因为,理解重点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始终重视重点句子的教学工作。在重点句子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提高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本文中笔者从理解重点词,以点带面;丰富文章句式,巧妙增删;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式含义以及通过朗读,理解重点句和课文内容等角度来谈谈如何加强重点语句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句阅读
    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化知识,而且可以提高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小学生阅读的能力不强,阅读教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成为教师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中笔者从抓住课文中重点句的角度出发,试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理解重点词,以点带面
        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就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进而以点带面,理解整个段落甚至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样的重点词语主要包括在文章中被赋予特殊含义和深层意义的词语、与写作对象或者文章的主旨密切相关的词语、指代词等。这些词语隐藏在句子之中,等待着教师和学生本人去发现。
        例如,在《美丽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丽的风景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瑰丽”一词换成相近的词语试一试。学生从“瑰丽”这个词语联想到了如玫瑰花般艳丽,从而更能体会出西沙群岛海水颜色的美丽。
二、丰富文章句式,巧妙增删
   有些文章中,作者的用词比较简单含蓄,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何将这些言简意赅的词语和句子讲得通透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些语句所要表达的内涵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这些简单的词语前后适当地添加上一些词语和句式,这样原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更能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除了增添词句外,学生还可以适当地删减词语,通过对比来理解。
   例如,在教学《父亲、树林和鸟》这篇文章时,课文最后一句话:“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是能够表达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为了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和作者的护鸟之愿,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在课文中找到对父亲的几处描写,但是这几处描写都是简单的几句话,如何让学生理解父亲对树林和鸟的那种喜爱之情呢和作者对大自然的保护之情呢?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父亲和作者的心情,并在这几处简单的描写前后加上适当的形容词语,丰富原文的句式,便能体会到父亲对树林和鸟的喜爱之情,作者“我”对鸟的保护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带刺的朋友》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当学生抓住了“急火火”一词时,教师让学生把“急火火”一词去掉,让学生再读一遍,然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更能体会出小刺猬那种怕被人发现的心情。
三、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式含义
        此外,在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句子。这是由于,虽然一般的词语都有其固定的含义,但是放到不同的语境和句子中,其含义就变得丰富复杂了起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就是引导学生除了观察句子的特点之外,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景物的特点来理解。
        例如,在教学《掌声》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标题的理解,容易仅限于字面意思,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原文中所描写的两次掌声给英子所带来的内心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再理解“掌声”一词,就能够感受到这篇借英子的角度所要表达的乐观开朗和面对挫折的勇气。
四、通过朗读,理解重点句和课文内容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立刻就能收到效果的方式。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我们知道,在古代诗歌是诗人在诗兴大发的状态下吟高声吟唱出来的,今天的学生虽然不能做到像古人那般高声歌唱,但是朗读仍然是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的法宝,学生通过朗读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联想,而且能够理解重点词句和句子。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时,教师即使不讲解诗句的含义,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也能理解诗句的大概意识。
        总之,课文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句子组成的,在阅读中,学生抓住了重点句子,就能够顺藤摸瓜,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是目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永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指导策略[J].甘肃教育,2017(18):94.
[2]刘学.小学语文重点句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6(2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