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化单元教材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王红光
[导读]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人物品质”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王红光
        湖北省咸宁市浮山学校  437000
        一   单元整体内容解读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人物品质”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及《黄继光》4篇课文组成。本单元写的都是人物,选编这一组诗文,不仅是通过人文教育来落实成长目标,更是要借其人其事,来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内容上有关联。命题作文“我的‘自画像’”根据课本中模拟的情境和问题提示,要求从外貌、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等不同方面来介绍自己,没有特别强调要进行语言、动作的描写,但聪明的孩子在习作中肯定会灵活运用。口语交际是学习做“自我介绍”。学生可以通过本次口语交际练习,为习作从内容、材料和表达策略上做准备。“语文园地”的内容,内容既与人文主题一致,又通过适当整合,使其成为了前面板块内容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成语背后的故事,都是古人刻苦求学的故事,与《文言文二则》的故事是同一类的。
         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解读,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合理分解语文要素,呈现阶梯式学习目标。们可以这样规划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板块一、勾勒学习路径(1课时)阅读导语页,了解单元学习内容,讨论单元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背景,将“识字加油站”融入其中,激发单元学习兴趣。板块二、自主阅读探究。(3课时)落实阅读训练基本要素。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用提问题、做批注的方法,通读单元课文,感受人物思想品质。板块三、交流阅读收获。(4课时)梳理学习所得,结合阅读链接进行诗文、故事的深度学习。明确作者是如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板块四、落实表达训练。(3课时)即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与习作。为有效实施整体单元教学,我们可以将本单元语文要素分解如下:

        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单元语文要素合理安排,具体落实在下面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中:
        板块一 勾勒学习路径。1、先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导语,?谈谈阅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眼中伟大的人和事。2、了解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和写作训练要素,关注表达,体会人物品质。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阅读交流平台”,明确语言、动作描写指什么。知道什么样的语句属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读一读“识字加油站”的词语,知道什么是“人物的品质”。3、快速浏览单元习作要求,鼓励学生提前写习作,本单元课文学习之后,自己再来修改、润色。
        板块二 自主阅读探究。让学生带着明确学习目标,自主阅读课文。用提问、批注等方法自读课文,标记不理解、有疑惑之处,批注阅读感受。细读动作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品质。教师适当点拨,鼓励学生抓住单元主题进行自主阅读。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特点。阅读单元中的现代文,发现并划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尝试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自己眼中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作好备注,以备课堂上对话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板块三 交流阅读收获。这一板块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主体,要把教学安排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着重解读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师生进行预习反馈,进行阅读交流。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习《文言文二则》从语文园地入手,先引出“词句段运用”,讲读书励志故事。再串联“日积月累”,激发学生对四书五经的阅读兴趣。因为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与《文言文二则》关系最密,正是一个好的切入口,师生很容易从语文园地过渡到《文言文二则》中来。引导疏通文意朗读课文之后,同学、老师结合注释,示范性讲述原文的故事。自主学习,分享收获,升华主题。
        (二)学习《古诗三首》(1)分享预习中发现的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关键诗句,尝试说说对人物或作者的印象。(2)出示或讲述每首诗相关的创作背景故事,将学生带入情境,以帮助理解诗中所言之志,或人物、作者的精神品格。(3)疏通全诗,背诵默写。(4)?拓展诗词。通过《墨梅》可拓展以梅花为意象的诗词,例如:王安石《梅花》,陆游、毛泽东的《卜算子 · 咏梅》等篇目。
        (三)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1)预习反馈,简述故事讲了什么?可迁移四上的简要复述策略进行,也可借助下面的问题来简述。“诺曼底号”遇到了什么灾难?故事主人公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2)入“境”深读文段。老师朗读环境描写部分,营造“诺曼底号”遇难时的可怕氛围。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描写。从人物语言描写中,去感受人物品质。小组内先分享,再将最具共识或最具价值的发现、观点,分享给全班。(3)全班进行对话。这个故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深度思考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谈感受,也可以联系听过、学过的名言警句,来揭示你所认同的有关生命的意义、看法。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回扣单元主题,读阅读链接《挑山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品质。(5)品味如何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结合学习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四)学习《黄继光》(1)简述课文,分享发现简述文中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说清起因、经过、结果。(2)分享预习时批注的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体会到了黄继光怎样的英雄品质。(3)课堂练笔,仿照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例句,选择一种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完同桌或组内相互朗读,精彩语段分享给全班。(4)回扣单元主题,读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了解钱学森的事迹,也可以推荐周末观看影片《钱学森》。(5)联系日常生活,分享身边平凡中的伟大。如终南山、李文亮等医生,以及其他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平民英雄故事。
        板块四 落实表达训练。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就是要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绘出”自画像。
        (一)口语交际。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或真实生活场景,不局限于单元中已设的情境,根据自我介绍的具体目的,清楚、有条理地向对方介绍自己,展现自己的优势或表明意图,以达成自己的目标或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比如:转到新学校,校园小记者招聘,校外活动志愿者招募等。可以根据礼仪、表达是否符合特定的对象、目的等,同学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
        (二)习作。(1)选择真实情境,如果现实中没有换班主任,可以写给新的任课老师或者自己新入社团的老师,甚至是课外班老师等。(2)学生自由习作进行创作,列好提纲,想好几个方面的内容。(3)结合板块一安排的提前习作来进行润色与修改。修改完再读给家人或同学听,根据建议进一步修改。(4)课堂交流,同学习作交换读,请全班猜是谁的自画像,评价习作得失,再进一步修改习作。
        当然,我们还可以在以上板块基础上自主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如整本书阅读、影视阅读等,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推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