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幼儿园园本网络教研的调整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赵丽君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研成为幼儿园内各园所和教师们进行交流互动、
        赵丽君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小学附属幼儿园  (邮编610106)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研成为幼儿园内各园所和教师们进行交流互动、专业成长的重要媒介,它具有跨时空、多主体、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成为幼儿园内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基于幼儿园网络教研前期调查的35份有效问卷,其中:67.06%的教师在疫情之前有参加网络教研的经历,还有32.94%的教师前期没有经验,但从资料收集的情况分析各园所网络教研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也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疫情期间网络教研效能提升的归因和策略分析。
        专业发展不停步,云上研修助成长,园本网络教研的组织和管理成为新时期网络教研有效开展的关键,和园本教研不同的是,网络教研的场域不在同一地点,分散且独立,在研前设计与准备、研中组织与实施、研后管理与评价的过程中,教研组织者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我将从园本网络教研组织者的视角出发,谈谈网络教研的制度建设、计划制定、模式建构。
        【关键词】新冠疫情;网络教研;有效性
一、高屋建瓴—网络教研制度建设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疫情下的网络教研开展?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有组织地开展,不能随意松散走过场,必须有始有终,有过程有效果。这就要求必须将此项工作的开展纳入正常工作范畴,纳入全园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纳入年度或学期工作目标考核,纳入教研部门工作职责,纳入分管领导职责范围之内,作为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责层级划分中,进行分层管理,负责网络教研计划方案、考核激励办法设计、督促管理等,各年级、教研组在幼儿园教研部门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实施,负责细化网络教研工作方案,包括教研主题选定、网络研讨要求、成果汇总等。
1.分层管理—夯实管理体系
        园本网络教研管理体系是教研活动常态开展的重要组织,我园在实施中形成了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组长的管理团队。根据岗位职责和职位要求,协作联动、权责明确、分级管理。
        (1)园务管理明方向
        (2)教研组长构框架
        (3)年级组长抓落实
        (4)班级教师重实施
        2.制度保障——教研常态开展
        园本网络教研制度有助于激发班级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规范教育活动研究的行为,有利于建设学习型、合作型、研究型的教研团队。我园在确定教研制度时根据园所发展需要、教师需求,完善了以下五项制度:网络教研活动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网络教研管理与评价制度、年级组长工作制度、网络教研信息共享制度,为疫情期间教研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3.抱团成长——共建教研文化
        教研组是一个自下而上催生质量的学习型组织,只有教师就研究思想、研讨思路达成高度一致,才能够推动网络教研工作的高效开展。注重网络教研文化建设,建立网络教研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抱团、借力发展。疫情期间通过多种形式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合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将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化引领三者有机结合,“三位一体”,营造“合作、开放、共成长”的园本教研文化。
二、运筹帷幄——网络教研计划动态调整
        网络教研的计划我园教研计划既要满足幼儿园线上教育质量的提升,又要帮助教师找准真问题进行研讨,动态调整灵活安排,做好点、线、面的思考,教研组长对疫情期间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专项安排和制定。教研组依据延期开学工作方案、疫情防控园务计划,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活动计划,使整个教研计划层次化、系统化、科学化。在实际教研过程中,教研组长把握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疫情情况动态调整教研计划。
三、画龙点睛——网络教研主题聚焦发展
        研讨主题的选定一般由集体讨论或根据需求评估得出,然后纳入研究计划。当然,不同时空下应有针对性。我园在疫情期间进行网络教研主题的全面构思,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课题活动三方面着手,进行主题的预设和制定,其中教育教学重点为疫情期间主题活动推进和反馈调整,教研活动主要是教师培训研讨以及游戏材料、环境创设的调整,课题活动常态化、创新化的实施和研究。就我园教育教学的教研主题举例,主题确定时我园就“主题活动是否要结合“新肺疫情”的有关内容?怎样结合?如何在现有的主题活动中自然结合“新冠疫情”有关内容,让班级主题活动更有现实意义和成长价值?幼儿园课程需要适当调整吗?”等等问题进行预设,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前兴趣、个性需求,我园从自然探索、社会认知、自身保护三方面切入,对主题环境、生活环境、个别化学习活动、家园互动、集体活动等具体内容进行了新学期防疫主题审议,让“新冠疫情”成为孩子们当下生命成长中的一份特殊“教材”。
        四、推层出新——细化过程实现研讨任务
        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强调在网络上的协作,是在引导下给予学习者学习任务或研究主题,学习者利用网络资源、互动研讨进行的网络探究的学习方法。
网络教研的实施形式较多,比如组织业务学习,了解幼教政策、理论和发展动态及热点问题,开展集体备课、专题讨论,进行微课观摩交流,讨论教材创编、教学活动设计等。当研讨主题选定,并选择合适的实施形式与之匹配后,主持者便可以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制定一个研讨提纲,提前分享公布,之后参与者进行相关准备和参与活动。
五、拾级而上——网络教研组织模式精准推进
        网络教研的组织兼具网络虚拟化和教研一体化的特征,通过网络开展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只是途径和工具,研究才是根本,它仍然具备一般研究组织的几大要素,在此基础上关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要明确头雁角色,要做到研前有思、研中有引、研后有督,教研组成员要做到研前有备、研中有思、研后有行。我园在网络教研推进中大小教研组分工协作,精准推进教研深入开展。
        为发挥大、小教研“联动互惠”之效,实现大、小教研的无缝链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园网络教研“1+3+9”的实施路径。

        1.研前有备
        网络教研前,教研组长要做到心中有五思,思主题、思目标、思形式、思流程、思落实并且提前到现场发现问题。教研组长还应做好实地摸底工作,教研前根据疫情期间线上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了解,根据实际发现问题,记录情况,分类归纳梳理。大教研组长提前一周撰写网络教研实施方案,梳理会前资料,共享学习资源,完善网络教研现场需要的准备工作(如PPT、视频、图片资源等),做到人人参与,从组织者到参与者,人人做到有所研,有所备。
        2.研中有引
        在网络教研开展过程中,组织者的“研中有引”主要体现在“组织引领、及时回应、提炼总结、反思评价”四个方面,教研组长的提问设计,引导教师聚焦问题;巧妙回应,引导教师深入思考;总结提炼,引导教师整理归纳、分析升华;反思评价,引导教师回顾研讨现场,进行经验梳理。
        3.研后有行
        网络教研后续开展,需要发动全体参与者进行成果梳理,形成本次教研的精华提炼,以此形成园所研究经验,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同时网络教研更需要延续性,及时合理布置与教研主题相应的、能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及时应用教研成果的研修任务至关重要,实现在网络教研结束后不断地发现问题、调整反思、改善策略、实践反思、优化策略、再发现问题的循环路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云端,希望我们依然能搭建学习共同体;在线上,我们依然会碰擦出智慧之花。特殊时期里,我们并肩走在网络研修之路上,在共知、共识、共研、共学的旅程中,相约云教研,蓄力待花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