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文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陈瑶湖镇戈排小学 安徽 铜陵 246724
摘要:现如今,我们正处于素质教育不断实施和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因此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改革落后观念和方式来满足素质教育的全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入信息技术设备、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有效创设生活情境五个层面出发,来分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基本教学方法和科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课程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说,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形势和要求,彻底摆脱落后的观念和思想,主动地去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优化,让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宗旨。
一、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新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直接体现,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有效的发展。所以说,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真正地转变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抛开“师道尊严”等落后思想的束缚,真正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让学生重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深度的学习和参与,主动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
例如,在教授《走月亮》时,很多教师在课堂中都忽视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实际上,课堂互动对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据笔者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枯燥,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造成学生们产生消极、排斥的学习心理。所以,在素质教学背景下,我们应该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如,笔者在课堂中会主动与学生们沟通,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们的问题,笔者会耐心纠正,让学生们感受到笔者的关爱。另外,笔者还设置了课堂质疑环节,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个环节来聆听学生们的看法。这样,笔者通过落实生本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只有正视并运用这些差异才能够避免学生差距的扩大,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有效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变过去“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关注他们间的差异,进而将其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而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实施分层化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教授《爬山虎的脚》时,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对学生们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发展,这也造成了学习水平的分层化。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法,首先,笔者将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划分至A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划分至B层,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划分至C层,然后,笔者再针对不同层次来为学生们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以此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笔者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引入信息技术设备,革新知识呈现形式
现如今,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实现了有效的渗透,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直接革新知识呈现的形式、拓展教学的容量并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
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合理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对语文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展示、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展示,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产生视觉和听觉层面的感官认知,从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观潮》时,本节课程的内容比较“精彩”,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对钱塘江涨潮的经过进行了详细介绍,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便能感受到钱塘江潮水来临前人们的期待以及潮水来临时的壮观,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钱塘江的景观,笔者引入了信息技术设备。如,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有关钱塘江涨潮的视频,让学生们在直观情境中感受钱塘江的宏伟壮观,随后,笔者再让学生们阅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钱塘江给作者带来的冲击。这样,笔者通过引入信息技术设备,革新了知识呈现的形式。
四、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下,整个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无法实现能动性的发挥、真正地参与和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和提出,以此来突出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读语文教材课本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以此来设计出启发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进而找准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巧妙的提问,充分发挥出问题的驱动作用,有效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发散思维展开主动学习和深度探究。
例如,在教授《麻雀》时,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熟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第一遍的阅读,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大致有了一定的认知,随后,笔者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们的思维。问题如下: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事?课文中的描写了一只怎样的老麻雀?从老麻雀的身上你能感受到什么?提出问题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这样,笔者通过合作设置教学问题,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五、有效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缩短学生和语文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语文的陌生感,丰富并强化学生对语文的情感认知,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地落实并渗透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全新理念,积极地拓展并延伸教学的思路,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主动地去观察、挖掘和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巧妙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来,以实现生活情境的还原和创设,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处不在,认识到语文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切实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笔者在课堂中融入了生活元素。如,笔者以我们周边的环境为例,让学生们思考我们与地球环境的关系,通过这些内容,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现如今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趋势,也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基本方向,需要教师对方法、内容和策略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创新。所以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树立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探索,以真正实现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入信息技术设备、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有效创设生活情境等策略的实践应用,开创全新的语文教学局面,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才能够真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为素质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明安.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67-68.
[2]邹静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学周刊,2017(22):59-61.
[3]刘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