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韩梅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
摘要:新课改下,读写综合性学习成为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这一方式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发挥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作用。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课外阅读在培养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方面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发挥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作用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1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应当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一种对学生自觉性要求较高的行为。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生写作大多依旧是出于考试的目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写作方面的消极态度。对于一项强制性极强的行为,学生很难拿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而高效地完成。但是,小学生依旧处在好奇心重的年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更加上心。课外阅读更多地尊重了他们的自我意愿,给了他们充足的自我选择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写作也会渐渐变成阅读兴趣的衍生,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时,学生的兴趣便会大大增加,写作兴趣便会得到激发。
1.2 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相较于课内,其优势在于拥有更广的知识面,更多的知识内容以供选择,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无需拘泥于某一两篇文章,而是可以放开了读,接受到更多相关知识。相较于输出知识见解的写作行为,阅读则是一种输入,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有效地积累更多好词好句,学到更多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只要加以记忆,在将来的写作中,这些积累都会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脑海里冒出来,助学生一臂之力。
1.3 利于让学生的文章思想更加鲜明
不论是小学生也好,还是更加高层次的学生也好,作文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跑题”。在一些写作中,并不会直接的任命主题而是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拟定主题。这时候,学生们对于文字和语句理解的差别就会显现出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加强对类似题目的练习,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或者是单纯的一句话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一些人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是基本相似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的理解还不够。
《寓言故事》这一类书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在一片短小的故事中找到自己认为关键的要旨,进行总结,能很好地锻炼学生们的理性概括思维。在今后的写作中就能更好地找到文章的主旨进行巧妙的构思,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完善。
2 发挥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作用的具体策略
2.1 构建语文阅读小组,促进阅读习惯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实践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与性格特征,合理划分语文阅读小组,推动学生在小组之中共同展开阅读实践,互相激励并共享阅读思维,进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应重视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阅读计划之后,就在小组中展开一次阅读分享,调动学生对于所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然后将本组的阅读感想整合成阅读报告,在语文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展开交流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他们的写作表达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开展多样实践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开展多样的写作实践活动是教师发挥课外阅读活动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作用最为行之有效的策略。除开展课外阅读小组分享活动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结合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要求,拓展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调动学生展开语文写作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开展课外阅读读后感写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课外阅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及时对学生所写的读后感进行反馈总结,给出针对性的写作提升建议,同时展开写作技法方面的教学,从而将阅读与写作有效衔接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3 开展丰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过去,经常会有读书人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互相品评对方文章,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小学生写作也应当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应当同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相关的小练笔,将写作逐步融入到日常阅读行为中,将写作和课外阅读都变成平常的事。同时,教师应当多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多和其他同学接触交流,在提高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课外阅读在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拓展小学生知识视野以及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对于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思想认识,把握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对组织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目标进行明确,科学划分语文课外阅读学习小组,开展丰富的阅读与写作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徐燕.开展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2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