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玲
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初级中学
如何使初中生学习数学变得轻松,利用好有限的时间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把学生枯燥乏味的学数学变成有趣的会学数学,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教会学生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会取舍,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使数学学习更轻松,常常总结出相似的数学题目类型,力促高效;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数学题目类型,学会自主的学数学;不耻下问,积极提问、讨论,爱学习、会学习。若学生能做到这几点,数学教学将变得更有意义了。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有同学说数学是非常枯燥的科目,进入初中后,担心数学学不会。所以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很多教师面前一个重要课题。不少学生小学时成绩不错,但进了初中就开始下滑,那么初中学习与小学相比,有何不同?
一、不仅课业负担重了而且中学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小学时一般只有两门主科,即语文和数学;上了初中,几乎每门功课都是主科,因为所有的学科都是三年后中考必须考试的科目。不仅课业负担重了而且中学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会自主的学习,启发学生自学,不再是小学的“多读、多背、多记、多默写”,而是采取多理解、多分析、多思考的方法。这是因为中学的数学教材已不是以感性知识为主,而是以抽象的理性知识为主。为此,中学生要尽快改变学习方法,由被动学数学变为主动学数学,由“要我学数学”变为“我要学数学”,由死记硬背变为理解记忆。
二、数学学习难度加深、要求变高、学生学习方式未跟上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仔细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不进去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问题:(1)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地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3)解数学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地解决问题;(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地归纳所学的数学知识点。
这些问题很多同学不能很好的解决,造成一些同学出现数学成绩的滑坡,学的很累,很苦恼。要想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我建议同学们好好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学会取舍,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使数学学习更轻松
中学生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除了上课属于自己自主支配学数学的时间更有限,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道德与法治、地理各一张,和其他练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其他事情耽误了你学习的时间,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当然,其他不重要的练习放在最后完成,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不做,影响也不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也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数学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如果你在做完数学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做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数学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学习数学的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数学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若有12道数学题目,让高手去做12道题中最难的题吧,我们只做12道题中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数学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学习数学有信心了,学习数学就轻松了,不再枯燥无味而痛苦了。
2、善于总结出相似的数学题目类型,少雷同多思考,力促高效
对所做的数学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目类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真正地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轻松自如的学习。如果同学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而找出、总结出相似的数学题目类型,会做的,力求熟练1-2个为止,腾出大量时间做其他类型,不做类同,必定会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成绩喜人,就会更爱学数学了。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数学题目类型,学会自主的学数学了
做数学题目时,要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数学解题技巧,在实际的题目类型中演练、巩固。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题目类型。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不耻下问,不去解决完全不会的题目类型,更谈不上收集错误去弥补不足,使学数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若能做到上面做法,学习数学就会变的轻松多了,学会自主的学数学了。
4、不耻下问,积极提问、讨论,会学习、爱学习
数学学习,“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被老师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闷头做数学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多。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反之,不仅勤学,而且好问,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就会学习数学了,爱学习了。
如何把要求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学生枯燥乏味的学数学变成有趣的会学数学,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学生学数学若能做到这几点,我想我们的数学教学将变得更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