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师丰富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陈红宇
[导读] 多样化的课余生活能够拓展小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
        陈红宇
        广西省北流市民乐镇南庆中心小学
        摘要:多样化的课余生活能够拓展小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其课余生活仍然存在着形式单一、缺乏教学意义等问题。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余生活;数学游戏;课外阅读
        课余生活是农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课外活动,发展综合素养,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小学生未能从单调的课余生活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也未能展现课余生活的健康有益性。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充实课余生活的内容。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师丰富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提升学生课余生活教育价值。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密切,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提升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有利于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观察或者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
        比如对于《位置》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到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建议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观察不同建筑物之家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利用上、下、左、右的方位词进行阐述,如“学校在超市的左边”、“玉米在房顶上”、“某个同学在树枝下”的等等,或者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某个建筑物到另一个建筑物的路线,如“从学校到超市,需要先向前直行100米,然后右拐,继续直行100米,这时你就到达超市了”,以此来推动学生在课余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生活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有利于锻炼学生熟练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实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效果。
        二、结合数学知识创编数学课外游戏
        游戏活动是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保持学生的童真、创造欢乐的童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游戏活动的单一性,许多农村小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失去了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枯燥感。

基于此情况,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数学知识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创编新的游戏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给予学生全新的课余生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师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课余生活联系起来,贯彻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性。
        例如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将“拍5”的数学游戏引入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依次读出“1、2、3、4......45”,当学生需要读5、5的倍数或者带有5的数字时,需要在读数的同时拍一下手,建议学生让出错的同学表演小节目,以此来将乘法口诀的知识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参照这样的游戏,学生还可以结合其他数字的乘法口诀进行游戏,实现活学活用的学习效果。通过数学游戏,我们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课余生活的有益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余活动中,增强学生课余生活的多样性。
        三、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课外阅读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在课本内容之外,还有大量的数学知识等待着学生去发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趣味性的、难易程度适中的数学课外阅读资料,设计并提出一些数学拓展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给予学生展示与分享阅读成果的机会,以此来通过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讲解《三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去查找“直角、锐角和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阅读。在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成果进行展示,以此来将学习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如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在阅读查找之后,都抢着展示钝角大于直角、直角大于锐角的数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我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添了一项内容,推动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开拓了眼界。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与学习生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利于放松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树立劳逸结合的思想观念,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结合数学学科的知识,激发自身的教学想象力和创造力,顺应农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充分提升学生课余活动的健康性、有益性。
        参考文献:
        1.高泽玲,李怡.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6,(02).
        2.王玲凤,陈传锋.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5,(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