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杨碧芳
[导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实施主题教育课程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它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
        杨碧芳
        福贡县县直幼儿园  云南 怒江 673200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实施主题教育课程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它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成了当下每一位幼儿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总结了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问题;对策
        幼儿园综合课程大都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并通过集体教学达成教育目标。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我们以区域活动为载体,延长幼儿游戏的时间,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并将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与拓展,通过二者的有机整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随着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区域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当下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不更新,投放不适宜
        新颖的区域游戏材料是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对于培养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与开展的。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由于教师对材料更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者受到资金的限制,常常不及时更新材料,导致反复使用下的材料越来越无法吸引幼儿的兴趣,有些甚至都已经损坏,影响了游戏的质量。影响区域游戏活动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材料投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段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对材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教师没有考虑到年龄因素而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进行材料投放,导致一些材料小班幼儿不会操作材料,大班幼儿又认为太简单等。当然,即使在同一个年龄段,不同幼儿间在认知水平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投放材料还要具有层次性,但是有些教师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每次总是提供难易程度相同的操作材料,从而无法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提高。
        (二)缺乏趣味性,适用性不强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发现有些区域活动趣味性不高,游戏的内容、形式以及所使用的操作材料比较单一,很容易让幼儿感到单调乏味,因此无法维持他们的游戏兴趣与热情。在幼儿选择活动区时,他们常常会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出发,但是现在的活动区有些并未由此出发进行设计,导致鲜有人选择这些活动区。缺乏趣味性,适用性不强,大大降低了活动区的利用率。
        (三)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不科学
        受到教室有限的限制,有些幼儿园把大厅、走廊、教室的角角落落都利用起来进行活动区的创设。当然,有一大部分幼儿园把活动区都设在了教室的边角里,给幼儿留的游戏空间特别狭小,因此难免使活动区出现拥挤无序的情况,导致幼儿自由游戏与探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静态环境设计方面,很多幼儿园都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只是标注了活动区的名称以及活动区的记录表。
        (四)区域活动指导针对性较差
        在课程游戏化改革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坚持幼儿本位,提倡归还游戏的权利,有的教师在指导区域游戏时就产生了盲目性。在幼儿游戏时,有的教师没有进行启发与引导,无法进一步调动幼儿的思维,同时还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因此在对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时就会比较随意,而且主观色彩浓烈。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游戏时的重要媒介,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投放材料首先要关注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如在“小手真能干”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有的教师在生活区组织了“玩串珠”的区域游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游戏需求是不一样,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只要用绳子按一种或两种颜色来玩串球游戏就行了,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要求他们用筷子练习夹珠子,并完成串珠游戏,对于大班的幼儿就要增加难度,如让能力强的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与形状来完串珠游戏。当然,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教师还要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同时还要提供丰富的材料,以避免幼儿间因为争抢材料而发生争吵。
        (二)从幼儿兴趣出发设计区域活动
        兴趣是推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重要内驱力,而且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要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的。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趣味性强将更容易为幼儿接受。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并总结幼儿的兴趣点,为设计趣味性强的区域游戏活动提供依据。此外,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幼儿的现实生活,使区域活动的设计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而使其更容易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发挥区域活动环境的教育功能
        在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将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通过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小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培养他们对小动物喜爱之情。小动物是幼儿最喜欢的形象之一,我们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围绕区域活动的主题创设相应的环境,并用小动物的形象作为创设环境的主角。随着集体活动的不断变化,活动区的动物形象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如围绕“哈巴狗”开展的区域活动中,哈巴狗的形象随处可见,当区域活动变成“保护小羊”时,那么区域环境的创设就要围绕小羊的形象进行创设。
        (四)明确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定位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要坚持幼儿本位,教师是开展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在幼儿游戏时又扮演着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帮促者的角色。教师要认真研究活动内容与游戏需求,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通过不同的材料投放策略的运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作为游戏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高度控制”的思想,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在对幼儿进行游戏评价时,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的原则。通过教师的恰当指导,推动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对集体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与拓宽,它同时还丰富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求,拓展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区域活动以“自主性”为特征,有效促进了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对提高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现军.聚焦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误区与对策.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1):27-29.
        [2]孙延永,朱佳佳.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39(1):116-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