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王清华
[导读] 幼儿教师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王清华
        滨州市惠民县皂户李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省  滨州市  251700
        摘要:幼儿教师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让幼儿在此过程中获得心理素质的增强,获得自信心。为此,幼儿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真正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注重从实践操作法、猜词游戏法以及故事教学法三个角度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学;语言表达;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并不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他们只是单纯地让幼儿表达,并在必要时刻,代替幼儿表达,导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获得提升。为此,幼儿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重视幼儿语言表达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制定最为接近幼儿认知方式的授课模式,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并适时地规范幼儿的表达,提升幼儿语言教学质量。
        一、运用实践操作法,激发幼儿表达积极性
        在开展幼儿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幼儿有具体的阐述对象,从而进行针对性表达。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手工制品,并讲授手工制品的制作方法以及他们的制作思路,从而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上周,教师开展了“废物利用”的活动,让幼儿搜集身边的塑料瓶,并将之制作成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从而达到增强幼儿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并以此为契机,让幼儿进行相应的表达,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在此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搜集幼儿园周边的瓶子,并将这些瓶子进行清洗,消毒。与此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与瓶子形状相近的生活物品,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他们才华的空间,让幼儿表达个人制作瓶子的经过,从而真正让幼儿在叙述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教师在此,简要介绍幼儿的一段表达。小错说:“我从中部将瓶子拦腰截断,并运用瓶子的下半部分。我将下半部分制作成一个笔筒,并在瓶子的外表面,贴身我喜欢的光头强的图片。”通过运用弄实践教学的方式,教师为幼儿的语言表达提供契机,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的表达言之有物,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使用猜词游戏法,增强幼儿表达想象力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这种天性,并在此过程中,融入知识,将知识作为游戏的规则,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运用知识,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增强幼儿的表达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上周,幼儿教师开展了“猜词游戏”,即让幼儿两两组队,其中一位幼儿负责描述,另一位幼儿负责猜测,从而在此过程中,让幼儿的想象力得以增强,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在此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让幼儿猜测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除此之外,为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教师设置相应的物质奖励,并为获胜者颁发相应的奖章。教师在此,对幼儿的一段猜词游戏场景,进行文字化的描述。下面两位幼儿猜测的是小狗。小左说:“这种动物爱吃骨头!”小优说:“狼!”小左着急地发出:“旺旺!”的声音。小优说:“狗!”教师运用猜词游戏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在营造轻松氛围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升他们表达的生动性。
        三、采用故事教学法,提升幼儿表达自信心
         有些幼儿羞于表达,他们的性格较为内向。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鼓励幼儿分享他们擅长的故事,并在此过程中,给与幼儿必要的鼓励,让幼儿获得语言表达的信心。
         例如,在上周,教师开展故事教学,让幼儿分享他们喜爱的故事,真正培养他们语言表达的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将关注的重心集中在性格内向的幼儿身上,并鼓励他们试一试,并在此过程中,给与幼儿获肯定的目光以及动作,从而让幼儿获得语言表达的自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在幼儿出现表达紧张时,教师会适时适时地说:“别紧张,不要着急!慢慢想!”教师在此简要介绍幼儿的一段对话。小卓说:“从前有一只乌鸦,它的嘴里叼着一块肉。树下的狐狸想要吃这块肉,便夸耀乌鸦的嗓子好。乌鸦一张嘴,肉掉到狐狸的嘴里。在一百年之后,发生了同样的事情。狐狸不管如何说话。乌鸦的嘴仍旧不张开。狐狸狡黠地说道,是不是你的祖宗曾经给你说过这个故事?难怪你们乌鸦现在变聪明了。乌鸦积极地张口说,当然。结果乌鸦嘴里的一块肉正好落在狐狸的嘴里。”通过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教师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并鼓励幼儿进行表达,提升他们的表达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幼儿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天性,并在此过程中,创设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幼儿感受到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并逐步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艳迪.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7)
        [2]孙凤鸣.关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分层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