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第六中学 安徽省滁州市 239500)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始终是教学的基本和核心任务所在。兴趣驱使和引导下完成的任务与硬性规定下完成的任务质量是大不相同的。因而趣味化模式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教学组织形式被广泛提及和运用,在体现课堂教学生动性、实践性和可行性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切入点,针对趣味化模式在课堂上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模式;导入环节;游戏教学;自主学习
在面向身心发育处于初级阶段且学习缺乏目的性和动力的小学生开展教学时,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前提下,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实现学生兴趣的确立和发展,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趣味性的前提下主动投入其中。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十分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传统单一、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还难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因而借助趣味化教学模式实现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趣味化教学在课堂上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此来摆脱传统教学中低效、无效的局面,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风采。
一、设置趣味化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课堂导入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先导环节,其精心设计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而引入趣味化元素,借助问题设置或是情境创设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实现导入环节的良好设置,从而在课堂伊始环节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开展趣味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从导入环节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开场白,实现学生由课下无意注意到课堂有意注意的快速转变,从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以“有余数的除法”这课内容为例,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伊始环节营造情境,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张标有各种颜色小球且小球呈一定颜色顺序排列的图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小球的排列有何特征,之后让学生说出小球的任意序号,并在学生说出序号之后快速将对应小球的颜色说出来。这种形式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内容的讲解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将课堂导入环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了出来,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推动着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二、利用趣味化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小学阶段学生本身有着好动性较强且生动、活泼的特征,新鲜、有趣且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是他们喜爱且乐于参与的,因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教学,是实现趣味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将枯燥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玩乐氛围中完成知识的构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使课堂教学朝着趣味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下去。
例如,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计算题的练习,教师可以在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通过设置趣味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比如设置计算题接力赛的游戏,即在黑板上画上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并在果实上写上不同的数字;在树的下方写上一系列10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轮流到黑板上来进行计算,将算式与果实上对应的数字连接起来,并且完成做题接力赛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如此,便将枯燥知识的讲解以趣味游戏巧妙结合了起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趣味化教学的开展还离不开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应当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取知识。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并摒弃传统以一味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设计观察、思考、实践、计算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妙以及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
例如,以“厘米和米”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两种不同长度单位认识,教师可以在完成相关内容的讲解后,让学生通过实地测量的形式建立长度观念。比如给学生提供刻度尺,让学生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如书本、课桌、黑板等进行测量,形成对于这两种长度单位的表象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二者之间的进率进行探究。如此,便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显现了出来,促进了学生对课堂的积极、主动参与,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更为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趣味化模式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运用趣味化模式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终达到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朴芬.如何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J].速读旬刊,2015
[2]王秋丽.试论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