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董雪梅
[导读]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便以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念为指导
        董雪梅
        四川省威远县龙会中学      642463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便以新课改下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力求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突破过往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的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让学生充分爱上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分析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充分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直观情境;生活教学;学习小组
        在传统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许多人都认为步入高中阶段,数学便成为了难于登天的一门学科,许多教师因为自身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也造成了教师认为数学难教的错误观点,其实教学质量迟迟得不到改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了解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进而以此教育理念为教学的出发点,分析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优化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高中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作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创设直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在新世纪的时代发展中得到了迅猛发展,而我国是一个对教育十分重视的国家,所以在如今的教育领域中已经有了多媒体技术这一优质资源的广泛应用。再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将,其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是人所公知的,而多媒体技术则是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的神兵利器。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具备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利用多媒体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直观情境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以求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绽放出精彩的高中数学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大量的世界经典建筑物的图片,明确了几何学需要研究的内容,对学生强调了几何学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引起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重视,进而以多媒体技术出示了几张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给出了学生空间几何体的概念,顺利导入了新课。然后,我从物体的结构特征方面在课件上展示了16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让学生将这些物体分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分类能力,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分类成果做了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归纳了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由此加深了学生对此类图形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我帮助学生整理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强调了类比思想方法的重要性,组织学生交流了从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性知识的理解,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呈现出了精彩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启生活教学,体现数学现实意义
        在高中学习阶段,许多人认为教材中的内容已于实际生活没有了多大联系,这乃是十分错误的观点,须知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升华,于现实生活中仍旧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新课改也曾强调将高中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有联系现实生活教学的教学思想,从而做出开启生活教学的实际行动,在课堂上体现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拿出充足的学习动力主动去理解数学知识,期望可以顺利实现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概率的意义》这一节时,首先,我以现实生活中猜球为教学导入环节,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与学生共同确定了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等猜球的方式,从而在和谐化的课堂环境下使学生认识到了在实际生活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由此引出了学习目标。然后,我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布置了试验任务,明确了试验规则,进而参与到了学生的试验当中,最终使学生知道了通过大量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之后,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些以实际背景改编的数学问题,带领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对随机现象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了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我对这节课教学内容做了系统性的整理,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启生活教学,体现了数学的现实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随机观念,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了解了概率的意义,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实现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划分学习小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在课堂上建立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而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教师需要充分认可的。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摒弃掉传统教学时期以师为尊的错误观念,以划分学习小组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课堂主体意识,产生足够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课堂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以求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完成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节时,首先,我为学生讲述了被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迅速算出从1加到100的故事,引入了这节课需要研究的课题。然后,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根据1加到100的计算方法,合作推导出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进而指派小组代表叙述了推导过程,对其叙述进行了合理的评价,为学生讲述了记忆公式的方法。之后,我设置了逐渐升华的习题让学生做练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流了学习中得到收获。这样,我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合作学习能力,进而通过合理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了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完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除创设直观情境、开启生活教学、划分学习小组的教学方法以外,还有许多优质的教学方法等待教师从实践中去挖掘。基于此,作为一名时代发展中的高中数学教师,要时刻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让自身的教育思想始终保持先进,从而确保所实施教学方法的可行有效,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当中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以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取得最优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雪梅.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35):121.
        [2]李广静.构建以人为本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15):85-86.
        [3]黄璐明.把握新教改脉络,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浅析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7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