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潘燕
[导读] 基于数学的学科基本特点,对于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
        潘燕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442700
        摘要:基于数学的学科基本特点,对于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理解方面的困难。而教学用具能够通过直观化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原理,使学生生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应注重探索教学用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使用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课堂听讲效果的提升。教师可结合教学用具开展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具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此外,引导学生使用教具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经验。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具;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适当借助教学用具开展数学课堂,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简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具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摒弃“一堂言”授课的形式,促进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可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借助教具真正热爱探究数学知识。那么,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怎样的方法使教具发挥最佳效果呢?下面,笔者就据此提出几点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
一、借助学具进行新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新知导入的时候,可以借助学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用具,学生就能够将注意力有效集中在课堂中,从而为数学课堂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比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物品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就能够调动学生在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应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能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形状,具备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据此在开展新知导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具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教室中的桌椅、黑板等物体来充当教具,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物体形状记性仔细观察,这样就能够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下面的知识讲解奠基。随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书桌和三角板在形状方面存在什么异同,通过对比来发现不同形状之间所具有的特点,然后为学生讲解“图形”这一基本数学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园中的物体来当做教具,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的环境布局,在回忆中思考都是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构成的,从而帮助学生对图形的概念形成初步认识。


二、借助学具展现抽象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都处于发展时期,所以,面对课本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只用语言进行讲解和描述,学生可能并不能有效理解。据此,教师在教授一些较复杂的知识时,可以借助学具来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几何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将一些图形在课件中直接展示出来,解决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让他们通过学具获得感性的认识,自然就能够更为有效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应多多了解现代化的教学用具的具体使用方法,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学具的辅助性作用。
        例如,在教授“鸡兔同笼”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操作教具,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小木棒,代表鸡兔腿和头在数量上的差异,比如用四根红色的木棒表示兔子腿的数量,两根黄色木棒代表鸡腿的数量,然后让学生以小木棒为例,来理解鸡兔同笼的例题,通过教具来展示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PPT课件,通过图片等方式来进行教授,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与理解。
三、借助学具开展拓展活动,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仅仅教授学生掌握一些理论性知识,更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有效借助学具,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授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活动来向学生拓展知识;在教授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来制作图形;在学习数学运算法则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帮助学生演示运算的过程,强化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后,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成果进行多元评价,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改进意见,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借助学具理解数学知识,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通过学具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学具开展课堂时十分必要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及知识基础,利用学具来促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清晰掌握数学概念及抽象原理,同时还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达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魏丽雯.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与学具的使用[J].教育(周刊),2015(40):30.
[2]曾玉华; 赵东青.小学数学教具学具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探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部分小学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