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改敬
(山东聊城实验中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的数学课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由于小学的基础不好,升入初中以后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吃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质量难提升,但只要教师能充分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心理及思维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教学 现状探析 实施对策
在农村数学教学中,发现约占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没兴趣,又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普遍存在数学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在历届市局调研测查中,学科间呈现出显著不平衡的现象,数学学科成绩欠佳。怎样提高农村初中的数学课的成绩,作为一线工作者——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积极探讨农村初中数学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现状探析
1.生源的优劣
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及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初中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一些贫困家庭的优质生源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都选择到办学条件好的城镇学校和民办学校,而留下来的学生 ,一部分属于智力正常,但品性玩劣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另一部分学生是“大字认不了一筐”的弱智型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由于家庭经济不好而留下来的成绩稍微好一些的学生,这些学生受大环境的影响及家长条件不好的自卑感,在学生与生活中都有思想压力,他们虽然人在课堂,却心早就跑到外面去了。到了初中以后,有些学生也想学习好,他们有时在课堂上能听明白,但是在课后受不良习惯,课下得不到练习和知识得不到很好的巩固,所以出现“久病成玩疾”现象。
2.家长的重视程度
农村初中能留下来的学生家长们,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感觉让孩子走上大学的路消费太高,所以对孩子的学习不作要求,对孩子说初中毕业就行,所以孩子在学习中也不努力;另一方面大多数由于小孩在学习上比同龄的孩子差而不得不因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送子女读书,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好坏关注的比上城镇的家长少了许多;第三方面由于家长忙于打工或农活,对孩子的作业及成绩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孩子上了初三也不知道是哪个班,也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所以整个农村初中学生的家长只等学生初中毕业,去职业中专学一门技术,长大了或成年外出打工或当兵,更何况社会也需要一大批技术工人,或粗壮劳动力,受这些家长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厌学的普遍性必然高于城镇中学和民办中学。
3.教师的教法
农村初中的教师,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教师工作倦怠,教学缺乏艺术性,形成“当天和尚撞天钟”的惰性思维,在业务从主动探求与改革教学的欲望不强烈,课堂教学模式还是填压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不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慢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要想改变农村初中的现状,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4.学生的内在因素
农村初中现在的文科成绩普遍好于理科成绩,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理科(数学)要求学生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农村初中生源较差,在学习行为及学习习惯上的不努力,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几种不良表现:(1)消极、厌学,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2)畏惧、害怕,不主动去思考和参与数学活动;(3)被动,看到数学问题不主动去想、去做,而在等、在靠;(4)自卑,最终产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
二、实施对策
1.突出数学的学科特点
《新课标》中提出数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数学又服务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它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备三大能力,即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核心。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就更决定了他们学习数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出发,从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开始,从生活中的实例开始引入课程,通过学生观察与交流,合作与探索,自主得出概念、公式、定理及推论。对于空间想象问题及几何证明问题,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合作共赢能力。对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这种可贵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鼓舞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落实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2.调动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积极性
首先积极探索让家长要密切重视孩子的学习,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多鼓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并让家长给其适度压力,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并做好孩子学习的后勤工作;其次,家庭、学校、老师三方面要密切配合,互相促动,共同担负培养孩子的责任。现阶段,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在招生中把自己的亮点多宣传,能够让一部分优质生源留下来,让这些学生带带学困生,使更多的差生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转化为中等生,在管理“以人为本”,把学生和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主人,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建立新的激励竞争机制,努力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依靠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成绩不好,有智力先天不足的,大多数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说法,于是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起。针对过种情况,应适时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随他们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发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从四个方面抓起: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2)作好小升初数学知识的衔接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3)成功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鼓励质疑和联系生活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帮助学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初中学生从小学走过来,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对数学这一科已经恨透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些学生从来不独立思考,要么借助教辅材料上的答案,要么借同学的作业来抄袭,甚至有些学生无论老师或家长怎么要求,就是不写作业,对于这些学生从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开始,有老师、小组、同桌之间想到监督来完,慢慢养成好习惯;其次,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课堂上或作业上出现的问题,认真观察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帮助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是非常正常的,在处理问题时要正确利用学习过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答问题来体验成功感,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通过以上现状分析和实施对策,只要家长能够配合,教师能够重新认识自已肩头的重任,学校尽到自己的责任,能够保证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实现自己的价值。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明确目标,还要知识学什么,怎学,学习了以后做什么,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农村初中的数学成绩一定能有所提高,为其它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