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球
湖北省黄石市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韦源口镇金盆八一完小 435216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快阅读改革,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量已然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下文以单元主题阅读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开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方法,大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丰富词汇量,积累创作材料,提升学生的识字、阅读、表达、创作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教师点拨阅读教学线索,指导学生通过合作阅读、自主阅读等方式展开阅读,提升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并围绕主题布置创作任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且主题阅读拓展了课内外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主题是作品的主旨、灵魂的体现,表达了作者创作的主要观点、看法、见解,而主题阅读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阅读。明确主题及主题阅读含义后,理解主题教学的含义则十分明确,主题阅读教学主要指师生围绕某一确定主题,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为学生施展的一种整体阅读教学。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围绕某一课文展开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缺乏整合性,学生对同一主题的拓展阅读较少,且部分教师热衷于提问教学,学生缺乏阅读时间,阅读较为被动、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而主题阅读教学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间接地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可以说,阅读能力属于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语文能力。新课程改革逐渐推进,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小学语文教学也更加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实施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提高教师的科学引导,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对阅读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主题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海量的文本,这必然会促进其语文素质的提升,不断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感知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言材料。另外,单元主题阅读促进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通过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其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也能够提高学生阅读量,加强课内外阅读衔接,丰富学生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为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提高学生阅读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着力探索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依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一)基于阅读教学内容,提炼把握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指一个单元内所有文本的共同主题,这一单元所有文本是具有“互关性”的,小学语文新教材在编排时就非常注重这一点,我们教师可以对单元内文本进行归纳和概括,从而提炼出统一主题,以主题引导学生阅读,让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让学生的自主阅读也更有针对性。?
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教材安排了《观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等文章,这其中有侧重景观描写的散文,也有情景交融的现代诗,在“语文园地”部分,教材又安排了《汉江临泛》《鹿柴》两首古诗,从文本的情感主题来看,编者突出强调景物描写,并结合景物描写引出人文情感。
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单元内容时,我们应当始终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的同时,感受人文风情。
(二)立足课内,围绕主题进行单元课程整合
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整合与完善,促使学生在整体单元主题的探究中,自觉完成对单元核心内容的挖掘与思考,提高整体学习效果。以我拙见,我认为可重点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揭示主题,整体感知,即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启发学生在掌握单篇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思考,找到不同篇章之间的主题联系,进而实现对主题的提炼,例如《观潮》一文,作者借助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抒发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走月亮》一文,作者通过描写“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展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并呈现我与阿妈的浓厚感情等等,在这些篇章的主题对比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借景抒情中所传达出的人文情感。
第二,创设情境,挖掘情感内涵。在阅读分析中,可以《观潮》为例,为学生设置情境,并结合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抒发情感的说法,进而利用同样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走月亮》《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等作品中体现出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关系,这样学生则能够主动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来,在更加逼真、生动的情境中实现对文字的理解,对主题的感悟。第三,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在知识联系中夯实基础。情景交融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学生无论是在课内学习,还是在课外阅读中对这种方法并不陌生,基于此,教师设计了温故知新环节,要求学生立足主题单元内容,回顾、分享所学过的运用情景交融手法的文章,并在对比阅读中巩固新知,提高对单元主题的把握效果。
(三)内外融合,实现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延伸?
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应该将思路局限于课内,而是应该注重课内课外资源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活实践,拓展阅读,充实主题单元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第一,引导学生实现生活经验的迁移,在生活情境中实现课内主题的拓展。例如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三单元开始,教材以“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为切入,将单元主题的视角切入到现实生活,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探究学问,基于此,教师则在学习单元内课文时应为学生的生活化思考提供空间,激励学生在文本的调动下,更加主动、深入地探究生活。
第二,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在活动体验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了《牛和鹅》、《和时间赛跑》、《滴水之恩》等文章后,教师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设计方案,切身感受父母、同学、老师之间的情感,并深入剖析感恩的主题,实现主题的升华,促进学生塑造正确的情感价值理念。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等文章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外自主选择相关题材文本,并展开阅读,同时调动其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深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题,拓展主题单元探究与思考。?
总结
简言之,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是根据一个特点主题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量和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大力推广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增质保效,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夯基。
参考文献:
[1]杨霞.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优越性和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17,(35):39-40.?
[2]官美玉.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7,(6):63-64.?
[3]索靓.小学语文主题辐射式阅读教学模式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