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婷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那勒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认知思维导图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小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较好,后续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水平明显下降。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并非学生的记忆力问题,而是学生脑海中未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面对这种问题,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加以解决。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内涵在于将知识在脑海中进行转化,构建起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象的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可以将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首先能够清晰明朗的展示教师教学思路,使学生快速了解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其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学内容或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最后,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养成,学生理解教师教学思路后能够以模仿的形式进行学习,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倾向于教师思维,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可以养成科学的阅读思维,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水平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构建具象化教学思路
为更好的在阅读教学中展现思维导图的优势,教师需要确保自身的教学思路能够具象化,加强学生的理解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在黑板上进行教学思路板书书写,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如何条理清晰的对阅读材料结构和主题展开探究,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很快的了解教师想要表达的教学内容,能够快速的对阅读材料进行了解,以此作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基础保障。
以《小蝌蚪找妈妈》章节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引导,将自身完整的教学思路高效有序的为学生进行展示。具体做法可以是以小蝌蚪找妈的原因作为切入,并将原因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同角色进行罗列,使学生明白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那些人物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最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蝌蚪最后找到的青蛙是不是他的妈?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等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将最后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通过这种教学过程,学生充分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过程也会变得更加简单。
(二)明确教学思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更好的展现思维导图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还要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小学生知识经验不完善,独立阅读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过程进行思维导图罗列,然后与教师的阅读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对其中的错误内容或是不合理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实现阅读思路的优化,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规避学生发散性思维混乱的问题,有效的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以《吃水不忘挖井人》文章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方法开展具体的阅读,当月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需要在纸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出第一段中涉及的人物、事件以及时间和地点;当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后,需要对毛主席挖井的事件进行记录;当第三自然段阅读结束后,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进行表达。在这样的思维导图学习梳理下,学生对整片文章阅读后就能迅速掌握文章内容和结构,教师在开展后续教学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三)开展合作学习强化知识吸收
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势作用,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一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但在以往的具体实施中往往因为学生表达的问题,互相之间不能充分理解对方的意思,大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甚至还不如单独学习的效率高。而思维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互相之间理解困难的问题,这样一来合作学习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就得到了多个角度的补充,从而保证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以唐诗《静夜思》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人的小组,阅读之后每个人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维导图,最后综合成一份交由教师检查。有的学生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关注到了这首诗对月光的描写,以霜为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有的学生则注意到了“低头”和“抬头”这两个动作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无时无刻不思念家乡的浓浓乡愁。而学生在互相交流之后,思维导图就得到了完善,再去倾听教师的讲解也就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了。
(四)有序复习提升学习效果
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的优势作用,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每一篇文章的思维导图保存下来,方便学生复习的时候进行对照。复习对小学生来说是很烦琐的一件事,由于小学生遗忘较快,平时又没有回顾旧知识的意识,常常在复习时不知从何做起。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学习时的思维导图保存下来,这样复习的时候一是有了参考,复习更有条理;二是通过思维导图往往可以唤起学生深藏的记忆,大大减轻复习的压力。例如进行《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复习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初次学习时的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学生通过对当时思维导图的阅读,能够快速地了解到文章讲了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也更容易唤起学习时的记忆,这样一来复习的成效就十分显著了。
结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深入探究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志军.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4):17.
[2]陈玉琴. 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数码设计, 2017, v.6(10):197.
[3]张玉芳.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18, No.370(2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