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龙雨
[导读] 当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识字教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龙雨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红塔小学 636600
        摘要:当前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识字教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语文识字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同时促进了语文识字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引言
        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识字能力,及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而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识字学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次,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和识字水平的提升。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识字兴趣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形象、灵活,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2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生字的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使语文识字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实现了各种教学元素间的有效融合。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2.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建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的创建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互联网技术在良好情境创建中的作用,通过良好情境的创建就使学生快速的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进而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长期坚持语文学习。
        例如,在进行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与课文生字有关的情境,如动画、图片、景物等,以便直观生动的将生字展现给学生,进而通过直观展示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快速的找到生字的记忆要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2注重激发语文识字的兴趣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过于死板,学生的学习则会变得更加被动,就难以理解重难点生字。因此,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问题进行合理划分,而降低问题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例如,在教学金、木、水、火、土这些生字时,就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这些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进而通过直观展示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生字所具有的特征,这样的演变过程多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活动,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生字复杂程度的增加,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复杂演示,如面对多数“形声字”的教学,就可以转变为演示形声字的记忆过程,如“诗”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从“言”字旁和“寺”子的结合出发进行相关的记忆。其次,引导学生对所讲的“形声字”进行探讨、总结,进而使学生在探讨、总结、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提高识字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语文识字与能力的发展。
        2.3注重提高识字能力
        好的教学设计有利于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明白了进行语文识字学习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好的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例如,与“人”字相关的同音字就有“仁、认、任、韧、仞”等,可以借助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对这些汉字的拼音进行快速的理解和记忆,进而达到良好拓展的目的。其次,在进行“形声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纵向对比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如“渴”和“喝”这两个字,学生在日常使用中极易混淆,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副“喝水”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喝水是用口的,这时多媒体中闪现偏旁“口”,进而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掌握着个生字,然后教师再出示“渴”字,告诉学生“人有可口可的感觉,会嘴巴干是因为身体中缺了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这时多媒体中闪现偏旁“氵”, 不难看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生字的理解与认识。
        2.4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进行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尽可能的多元化。小学语文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知识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导入,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感悟。
         例如,向学生讲授“找春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这篇文章的全文展现在屏幕上,并利用闪动效果将文中的生词进行展示,这时学生就会对相关生字的记忆就会加强。其次,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知识性的识字游戏,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识字教学中去,最终在愉、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识字学习。不难看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识字学习变得更加积极,有效提高了识字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与渗透,不仅降低了课程教学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了学生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利用,使识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欢《信息技术优化下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科技展望》2016年第29期。
[2] 程宗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高效应用策略探析》,《吉林教育》2016年第18期。
[3] 吴江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作用、问题与策略探析》,《教师》2016年第29期。
[4] 陈永坚《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年第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