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满
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学校 省市邮编:430000
摘要:伴随当前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小学教育已经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基础上,更新了教学模式。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以改善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在语文课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同时也应用在生活中。对此,本文就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展开探讨,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1】。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前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学生日常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生活化情境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改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师在探究教学方式时,要着重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相结合,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模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为传授文化知识,促使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语文教学则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知识范围较为广泛,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以外的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知识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原本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不会感到无趣疲惫,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生活化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作为年长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世界。
二、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
在传统意义上,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太过强调注重课本知识内容,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注重理论,忽略了创设实践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使语文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实际相背离。因此,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并开展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为学生创建有趣、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文章的社会背景,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立志的原因,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伟大的形象,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的视频相关内容,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个人志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把课上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三、结合生活元素,拓展学生知识范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引学生依据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学习语文知识。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学完生字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同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到汉字,例如商店的招牌以及商品的名称等。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也要指引学生在课上学习时联系生活中所见到的相关内容,便于学生在原本的生活经历基础上拓展知识范围,进行深入有效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以往学习上的疑虑。
比如,有的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某个商店的招牌是“石来运转”,在课上向教师提出课本中所学的成语“时来运转”与他所看到不一样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普及同义词、同音词等知识面,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世界,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第二单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课程时,让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并分析记忆字形。例如区分“豌”与“碗”,教师指引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自主提问、学习意识【2】。
四、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这两个方面去开展,普遍教室都包括摆放整齐的课桌、图书角、作品展示区、得优得奖展览区等设施,前后的黑板上基本都是学习知识内容,使得整个教室充斥着压抑、枯燥、竞争的气氛。要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则需要改变教学环境,教室设施中要体现出生活的气息,增添些童真、趣味的风格。在教室的布置上,教师应该让学生集体参与,纷纷提出建议。例如以四季变化为创设情景教学主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创设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情境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语文课程教学当中。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第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内容时,教师指引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我”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原因。教师以回忆童年趣事为情境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童年,并表述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努力展现自己,共同探讨,以促进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把生活化教学融入其中,并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课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加以巩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要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并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他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此来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同时也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更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并为学生更好地传授课本知识以及生活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在教学内容方面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语文成绩如何,关系到教师是否重视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知识情况,学生怎样运用语言能力,则体现在自身在生活当中对已学知识内容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昌芹.浅议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6,000(005):217-217.
【2】刘竹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000(006):46-46.
【3】吴桂英.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运用[J].课外语文,2020,000(007):P.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