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李振凤
[导读]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老师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
        李振凤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    261061
        摘要: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老师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学生知识系统的构建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而语文这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又很高,语文知识的包容度很强,学习内容很宽泛,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方法,学会迁移运用,老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正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意义和精神内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更好地去感悟生活,品味人生。
        一、创设阅读情境,引学生入境
        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往往是因为觉得有些语句难以理解,或者是文章篇幅太长不想去看去读,有时候也会对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产生困惑,不知道文字里的情景在现实中是什么样子的,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设置一个阅读的情景,带领学生走入文章,让他们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春节的情景,给学生设置假设环境,如果一周后就是春节的话,你们会有哪些准备呢,通过街区或者商场的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春节即将到来的氛围呢,问一问学生知道腊八粥腊八蒜的制作过程吗,在学生进入到春节这个情景,开始活跃起来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趁此机会对《北京的春节》的内容进行一下总体的概括,让学生明白这堂课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课前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回忆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欢聚一堂,一起过除夕吃年夜饭的热闹场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阅读的积极性。然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时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用音乐感染他们,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随着春节的喜庆愉悦旋律慢慢进入文章情景中,学生都喜欢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而音乐的插入恰好可以营造出学生所期望的课堂感觉来,学生一旦用心投入就容易和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老师再进一步地引导,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学会自己分析课文要传达的内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会随之提高。


        二、设置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不仅需要学生去泛读和精读,还需要学生对文章产生思考,明白课文的结构,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是什么。由于学生初期对阅读方法认识不全,思维具有局限性,在学生阅读前,老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导向环节,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点。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老师在课前设置问题环节,问问学生知不知道狼牙山这一旅游景点在哪里,有没有人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是否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勾画一下故事发生的原因、时间、过程和结果,找一找五壮士都有谁,在阅读的同时写下五壮士有哪些精神特征,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让其他学生在被抽中学生回答的时候认真聆听,在学生回答完以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此积极进行补充和完善,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对同一事件的思考方式和感悟能力也不同,学生们的答案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认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养成标注重点和记录感受的习惯。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阅读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了许多,这样一来对老师整理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要求也提高了,老师可以多方搜集信息,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课文所涉及的内容设计出精美的课件,也可以找几张课文中提到的“猹”的图片,可以是动态图也可以是直观的图片,在课程的展开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一下“猹”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们往往对文字感到乏味无趣,而对于色彩丰富,形影变化的图片就不同了,他们在课堂上看到动态图片的时候总会感到生动有趣,对整节课充满期待,对文章内容也会多一份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猎奇心理,拓展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他们在阅读中深入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结束语: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保留着一份好奇心和新鲜感,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多融入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跟随文章作者更加深入地去感受和体会,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对问题有了发散性的思维,和老师的配合度也会大大加强,教学效率就会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张丽.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2)
        [2]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 杨宁.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