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李义梅
[导读] 新课改后,教育教学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很多学校开始对自身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完善。
        李义梅
        毕节六小;邮编:551700
        
        摘要:新课改后,教育教学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很多学校开始对自身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完善。在此教育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逐渐地引入到教学之中,并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基于此,本文将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教学;语文教学
        
        1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将语文课堂的学习以一种全新的,丰富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和形象,进而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充分使用,可以给课堂学习带来有趣的情境教学,由于小学语文的教学,选取的教材都比较广泛,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极大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情并茂地给学生展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通过图像以及视频的方式展现的学生,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生动活跃起来,同时还可以有效的突破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的内容,给语文学习的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有效地在小学语文当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课堂的内容,进而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产生共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语文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2.1 学生自学能力过差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健全,对于学习的价值还没有意识到,所以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主性。在日常的学习中,就难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2 教学内容过于花哨
        从小学阶段来看,此时的学生对于新颖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很多语文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经常会使用一些色彩明丽的图片或者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课件的制作,过于突出图片和动画,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图片或者动画上,课件内容过于花哨,学生就会忽略知识点,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教师信息素养不高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他们习惯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技术也缺乏了解和应用,所以在课堂上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属于皮毛,依旧严重传统教学模式,这就难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难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的授课思维产生了冲击。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3.1 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虽然传统的课堂也会有导入环节,但传统的导入环节仍然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导入环节和正式的课程之间区别较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导入”这一过程,无法起到延长他们注意力的作用。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好奇心较强等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能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好奇,成为了一堂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动画、音乐、图像等媒介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情境,使导入环节和正课环节存在较大的区别。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一方面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正课环节中,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尤其是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多媒体技术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以教授课程《古诗三首》为例,这三首古诗都是以秋天为主题的。因为古诗的语言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师可以在课堂最初用多媒体播放一下秋天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带入秋天的气氛中,再开始正式的教学,人为地延长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和拓展语文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后,对小学语文教学同样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为了达到教学标准,满足教学要求,既要学好语文教材内规定的内容,又要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拓展与延伸,以利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因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更多学习和掌握一些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这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认真组织教学课本内容的同时,还要根据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拓展与延伸。运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益处是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致,使他们在学习兴趣的支配下,去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致使所学知识能够记得牢,使小学生能够较好牢记所学知识,降低遗忘率。同时,也确实学到了更多的语文知识,开阔了学生学习视野,丰富了学习内容,为养成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打好基础,并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长城》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数字信息技术,从互联网上搜集有关的影视资料、影像或者是图片,向学生进行播放。在播放以后,再让小学生阅读课文,并向小学生进行问题布置,让比较课文中所描述的长城内容,与多媒体播放中的长城印象,有哪些区别。以此促使小学生相对了解长城的发展历史,了解与长城有关的人物,知道长城内外发生一些历史事件,并以此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了解课文的含义与长城。
        3.3 提前预习,翻转课堂
        就小学语文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视频、动画、H5等多媒体形式带领学生们认识新的拼音、汉字和词组,学生则可以提前对这些拼音、汉字和词组进行记忆;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理解课文,在与教师的互动和实际的运用中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简单、清晰、直观、易懂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节奏提前自主学习一部分基础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多时间学习另一些难度较高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学习一定的知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退居二线。相反,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翻转教学,避免将教学的压力转移到学生家长身上。
        以《棉花姑娘》为例。本课中花的轻声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制作“棉花”和“花园”“花朵”的发音,让学生提前在家找找区别,并在课堂上交流,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
        3.4 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进而领导他们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各个实际生活当中,但是这些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使用频率过高的话,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反作用,甚至会使得学生沉迷于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思维上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要适度,发扬多媒体技术带来的长处,充分的将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进而有效的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上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教学,这还是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以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和熟悉多媒体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扩充学习资源,转变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梦圆.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许益娴.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5):129+131.
        [3]范龙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