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佳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9
摘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对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今高职学校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的工作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职业素养的概念、特点,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希望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就业竞争力
引言:
近些年以来,包含了高职院校在内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是社会与政府关注的重点。造成高职生就业难的因素非常多,不但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选择方面的原因,更加有由于高职生没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而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原因。当代企业虽然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非常的重视,然而,更加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如今,中国在高职生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却无法让人满意。不但会对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对学生未来发展十分不利。所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以便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是当代高职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的概念
素养是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体现出的礼貌、仪表、言谈、动作,在理念、技术以及政治等方面的陶冶、培养、磨练、学习的功夫,以及通过长时间努力得到的某种态度与能力。职业素养就是一个人在从事专业工作的时候,尽最大努力的追求团队目标和本身目标所需的能力和素质。本文所研究的职业素养,指的是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的综合素养,包含了学习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学习能力等。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
(一)职业素养是高职生必备的
不同的高职专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有的高职专业强调礼仪形体,有的高职专业强调实践操作,有的高职专业强调口头表达能力等。而顽强的意志、负责任的态度、团结合作的理念、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意识、诚实的道德品质,是所有高职生都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学生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形成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培养渠道重点有两个:第一,学校,也就是高职生在学校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职业认知、形成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情感;第二,社会,也就是高职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持续的把自己职业的社会要求渐渐的内化成为本身素养的过程。
(三)职业素养属于高职生潜在的精神文化
对待职业的感情、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认知一起组成了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若想事项职业活动,则需要先具备职业技能。而若想有足够的完成职业活动的动力和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则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会受到学生个体、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属于非智力因素,必须利用实际的职业活动才可以得以体现。
三、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使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其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和适应社会。很多企业认为有的员工虽然工作能力强,然而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与责任心,太过于注重个人利益,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无法正确的把握自身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职业规划、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这种员工自然是企业不想要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使其成为企业真正想要的人才,可以使其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高职学校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应当包括的主要方面
高职学校在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职业素养教育内容,以便为科学的实施职业素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性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和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相关或者反映专业特征的内容,例如针对会计专业开展的保密意识、诚信观念方面的教育。通识性职业素养教育属于另外一种。
(一)行业、企业文化教育
跨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跨越企业与学校领域,跨越工作与学习领域。也就是说,其超越了职业与教育自己原本的范围。所以,应当把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当作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校应当构建融入了产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入学校、职业文化入课堂[2]。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作用是深远的、慢慢形成的,其对学生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提升团队意识有利。
(二)劳动观念教育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中国的教育领域,对劳动教育、劳动观念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很多人都认为上大学接受教育就是为了不从事体力劳动,这反映出了一些人存在不正确的劳动观念与态度。近些年以来,高职学生由于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观念缺失而导致实训实习、就业失败的状况经常出现,反映出了实施劳动观念教育迫在眉睫、非常的重要。社会各界应当对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缺失这个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对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工作,所以,一定要加强对高职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培养。
(三)匠人精神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然而,很多行业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不高,无法实现民众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反映出了生产行业匠人精神的缺乏[3]。
如果缺乏匠人精神,则我国很难完成社会的转型升级,除此之外,也很难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担负起这样重大的责任与神圣的使命,为管理、服务、建设、生产一线培养具备匠人精神的高素质、技能过硬的人才。匠人精神的内涵包括勇于开拓创新、持续优化和完善、精益求精以及爱岗敬业等,与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相符合。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应当对匠人精神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在职业素养教育中把匠人精神作为主要内容。
(四)职业道德教育
如今,中国的经济利益与经济成分越来越多元化,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对高职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不但应当参考道德品质的一般性要求,更加应当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应当是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所侧重的方面,包含了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职业道德认知理解能力、职业道德价值选择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遭遇职场价值观问题或者道德困境的时候,能够有正确的参考标准,而且可以与实际状况相结合采取正确的措施。
五、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如今,高职学校基本上都以踏实、实用为校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动手实践能力的教育,然而,很多高职学校只顾以上几个方面,却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几乎所有的高职学校都非常的重视,但是对生涯规划类、思想道德修养的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仍然没有构建科学的标准与方向。虽然具备很多优秀的专业课程,但是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职场礼仪、职业道德系统性的教育。一些职业素养比较高的学生,其职业素养通常源自于家庭教育,而非学校教育。
(二)当前的职业素养教育方式单一,无法收获较好的效果
如今,思想道德修养与就业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两门重点课程。虽然这些课程都包括了职业素养教育,然而,在教材中都未把其当作重点的内容。即使基于职业素养教育开设了沟通技巧、礼仪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依据兴趣进行学习,但是覆盖范围比较窄,而且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无法获得较好效果。
(三)缺乏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规定和考核
当前,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具备优势,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非常的重视,基本上都在打造“双师型”队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太过于看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以及实践经验,却没有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素养,是否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是否能够做到爱护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负责,在自己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之中缺乏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考察和考核。
六、高职学校实施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对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建设
如今,很多高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有轻德重才、轻素质重技能实践的问题。所以,高职学校应当对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构建。虽然某些高职学校已认识到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然而,所安排的课程都是独立存在的,没有形成体系。所以,若想使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更为有效,则必须建立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应当包含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向、实施方式和实施方案等。在对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充分考虑专业的要求与特点,例如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注重对高职学生严谨、精益求精方面的教育,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开展保密意识、诚信意识方面的教育。
(二)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
职业素养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塑造人的内涵的教育。如果只是利用课上有限的时间、只是讲解理论,很那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效果。良好的职业素养体验有利于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可以学会包容、理解、团结合作、积极沟通,使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加强,在评价和探讨的过程中分享观点并且形成有关的职业素养,产生职业价值观[4]。当前许多管理咨询公司给处于各个行业的企业提供的员工素质培训科目,高职学校可以借鉴其优秀的经验。高职院校不管是在设施场地方面还是在人员配备方面,都有能力、有良好的环境实施相关的训练科目。高职学校在组织相关训练科目的过程中,无须照搬企业的方式,而是应当使用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对训练科目作出教学化的处置,把相应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从而使其更加具备教育内涵。
(三)对一流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师队伍进行构建
高职院校若想做好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则必须具有一支一流的职业素养教育师资队伍。职业素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其对职业素养教育的认知与理解会对职业素养教育效果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组建教师队伍的时候,所选用的教师应当对职业素养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有丰富的相关教育教学经验。教师即可以来自学校内部,也可以聘请企业优秀人士,尤其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人员,其有着丰富的职业素养教育经验和深刻的职业素养教育体验。教师应当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用体验式、案例式、开放探讨、情景再现等多种教学方式。除此之外,高职学校也可以设立职业素养教育教研组等这一类的教研部门,通过集体探讨、团队学习等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从而使职业素养教育更好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李立明, 王云峰, 管远志, et al. 全方位多途径职业素养教育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 9(1).
[2]杨丽, 黄涛, 王彬, et al. 国土资源类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018(4):2-6.
[3]刘兴隆. 基于校企合作劳动技能培训背景下,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2).
[4]李静. 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融合的路径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5):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