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玲
(浙江省龙港市第六小学)
摘要:新课改下,德育教育成为了小学教学中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树立起正确的观念。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去解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心理辅导工作,让学生规范行为,看清未来发展趋势,勇于面对新时期下的挑战,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做到全方位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辅导;探究
传统的心理辅导方式略显陈旧,已不能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下,教师审视以往工作方式,找到其中不足,有方向地去改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手法,使之放心松情,紧跟授课节奏,打开思维空间,愿意去探究更多的内容,释放出潜能。教师及时更新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搭建起沟通桥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恰当渗透德育内容,配以心理辅导,使之形成正确的观念,保持着阳光向上的心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升了教学效率。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下,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德育教育中正视了自身的优缺点,逐步去改进,也树立起远大理想,饱含着热情快速成长。教师以学生需求为方向,优化着德育地渗透方式,让其表达出心中所想,展现出个性特点,恰当进行心理辅导师,做到高效课堂。
一、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辅导工作的因素
(一)心理辅导工作方法单一
以往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教师发现学生状态不佳或情绪异常后进行单独的谈话,进而了解真实情况。这种方法没有与学生做到心理沟通,带着严肃地表情让其感到些许的畏惧,不敢表达出心中真实想法,辅导工作效果甚微。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所散发的威严压抑了学生,使课堂气氛紧张,彼此之间的联系不足,不利于渗透德育内容。心理辅导的模式过于固定,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工作效率停滞不前。
(二)心理辅导工作启发性不足
素质教育的推崇下,小学课堂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让其更好地参与进来。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方向,进行德育内容地渗透,改进授课方式,通过心理辅导使之形成正确观念,做到持续学习。但实际授课时,教师的心理辅导工作略显陈旧,依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和工作进度上,忽略了教育的启发性。繁重的课业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没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思考,阻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进行。
(三)教师对心理辅导重视度不足
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烦恼不多,没有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一些偏失的观念逐渐萌芽,不利于日后的成长。很多教师进行了德育教育,却没有将心理辅导融入其中,缺少合理地规划。目前,教师依旧是在课业教学、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心理辅导工作力度不足,没有顺利进行。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
(一)构建心理辅导机制,体现系统性
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随机方式,缺少系统性,无法满足学生快速成长地生理与心理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成长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了解,设计相应的德育渗透方式,加强沟通,将其心理问题逐一解决。
实践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了心理辅导方式,进行了合理规划,构建出较为完整知识体系,找出其中层次,将德育内容很好地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其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观念。教师理清了知识,找到了链接的关键点与德育内容做到完美结合,在系统的授课方式下,提升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是硬生生地将知识塞进学生脑中,没有顾及其真实意愿,产生了抵触的情况,付诸于行为,授课质量不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转变理念,放低姿态,改变略带强制性的授课方式,以德育内容为主线,去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跟着授课节奏去探究更多的内容,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心理辅导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应,做到简洁易懂的解答,使之感受到被尊重,愿意表达出心中所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学生的眼光独到,提出了一些意见,教师要审视授课方式,做到选择性的采纳,将其摆在主体位置,才能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三)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心理辅导水平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以往简单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整体参与度不足,教师要及时转变理念,改进讲述手法,提升授课质量。教师应努力找到与授课方式结合的切入点,做到完美渗透,而不是生搬教学经验,从而优化教学模式。教师要抓住心理辅导的本质,探究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并与实际结合,以此来提升工作水平。教师在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解题的情况等及时反思,探究心理辅导的新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例如,语文测试中,一位学生对自身的成绩不满意,而且连续两次都是如此,便开始产生倦怠情绪,主动性下降。教师应在学生心态不佳的时候进行心理辅导,使之重燃热情,敢于面对挫折,逐步提升自信,开始寻找容易出错的题型,理清思路,避免了出现重复错误的情况,成绩开始变化。心理辅导的合理进行,使学生保持着阳光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面对日后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升了耐挫能力,做到了身心健康成长。
(四)营造阳光的心理辅导气氛
学校要深化课程改革,给学生营造出为阳光向上的环境,时刻提醒自身要规范行为,才能健康成长。大部分学生都沉浸在家长的溺爱中,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认识,却不自知,出现错误的行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应制定行为守则等,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在校园内张贴文明标语和带有德育内容的图片等,使其周身弥漫着阳光的气息,随时起到提醒的作用。
三、结语
时代在进步,小学教师从转变自身理念开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德育教育方式,重视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在德育教育中结合心理辅导,学生在新的授课模式下,综合能力得到锻炼,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开出育人之花,结出文明之果。
参考文献:
[1]于大勇.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38):23.
[2]李田梅.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科教导刊,2018,(30):141-142.
[3]雷玉平.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J].才智,2019(08):189.
[4]张秀荣.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27):20-21.
[5]孟庆民.研讨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J].科技资讯,2019, 017(012):235-236.
[6]孙利芳,黄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