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真实语境 活化语言知识 渗透核心素养 ——以上海牛津英语教材5AM3U2 Buying new clothes (P2)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赵怡莲
[导读] 本课例选自上海牛津英语教材5AM3U2的第二课时In the clothes shop
        赵怡莲
        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  上海市  200443  
                            
        【前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例选自上海牛津英语教材5AM3U2的第二课时In the clothes shop,围绕Kitty与妈妈在商店挑选衣服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后能够掌握描述衣服细节的相关词汇如button、zip、pocket,能用核心句型Which … do you like, the … one or the … one? I like the … one.进行对话。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后理解不同场合需要穿不同衣服。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给他人或自己挑选衣服并能说出原因。
        2.学情分析
        单元话题围绕“买衣服”展开,学生在前四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购物与衣服”都有一定接触。掌握了用于询问的特殊疑问句的句型特点,如 Which … 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 the…?等。这些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为本课时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问题提出】[*出了课标,还要和学校的SEE课程结合。作为教研组老师,在参与SEE课程建设,落实学科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然后决定把创设真实语境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落实学科素养。(语境更真实,学生的语用就活了)

][]
        通过对SEE课程群的解读,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落实学科德育渗透真的那么难以下手吗?其实不然,只需打破以往的说教式德育模式,让学生通过文化学习和真实的实践体验,就能获得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本课中,在“Kitty在商店挑选衣物”的故事语境推动下,学生通过“Kitty为自己挑选裙子”、“Kitty为朋友挑选衣物”、“学生为自己挑选衣物”这一系列的体验,知道如何根据自己需求购买适合的衣服,知道挑选衣物可以从其图案、颜色、触感、实用程度、适用场合等方面进行考虑,初步养成合理消费的理念。本课的语境创设在尽可能真实自然的情况下,兼顾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案例将围绕“Kitty为自己挑选裙子”,“Kitty为朋友挑选衣物”和“学生为自己挑选衣物”三个教学片断的实录进行阐述。

【教学设计】
        1.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能认读国际音标/?:/, /?/;能运用核心词汇try on, put on, need, pocket, zip, button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及理由,并正确拼写;能尝试运用核心句型Which…do you like,the...one or the...one? I like the...one. 进行会话,询问别人所喜欢的服装及原因,并作出正确应答;能正确运用 like句型描述自己喜爱的衣服、细节及原因;能尝试运用句型Why not try on both?为别人挑选服装提建议。
(2)文化情感目标
        能够知道如何根据自己需求购买适合的衣服,学会挑选衣物可以从其图案、颜色、触感、实用程度、适用场合等方面进行考虑;初步养成合理消费的理念。
(3)学习策略目标
        通过听、朗读、阅读文本信息,了解如何根据自己需求购买适合的衣服;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描述挑选衣服的理由。
        2.本课教学重点
        能运用核心单词try on, put on, need, pocket, zip, button,核心句型结构Which ...do you like, the ... one or the… one?- I like the... one, because...,来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细节及原因。
        3.本课教学难点
        在“Kitty在商店挑选衣物”语境中,正确运用核心句型结构来描述自己喜爱的衣服、细节及原因。

【教学过程】[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话语最好用英文,还原课堂。

]
一.Kitty为自己挑选裙子——创设真实语境,增加情感体验
(1)过程描述[过程描述中要关注“真实语境”的创设,你的这几段里感觉教师提问比较多,“语境”没有突出。描写中需要调整一下,比如教师呈现。。。语境,展示了。。。裙子,有的裙子是。。。(然后还要突出这样的语境和你核心素养的渗透有和关系。下面两个过程描述一样。)]
        通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学生了解到Kitty没有网购成功,她挑选的裙子已经售完下架,因此引出本课时“Kitty去商店购物”的语境。
        老师问:“Why does she want the blue one? How will she say about the dress?”学生通过媒体上思维导图给出的信息对“蓝裙子”进行描述,回答Kitty最终选择它的原因。
(2)设计意图
        在商店购物显然就是一个比较贴近真实生活的语境。这样的语境真实,在激活语用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二. Kitty为朋友挑选衣物——活化语言知识,增加共情体验
        (1)过程描述
        创设故事语境:Kitty的朋友Alice快要生日了,因此Kitty想为其挑选一件衣物作为生日礼物。
        Kitty会为Alice挑选怎样的衣服呢? 引导学生思考Kitty会为Alice挑选怎样的衣物呢? 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信息勾选出所选的卫衣。
        购买衣服后,在为衣服买单的环节中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并且展现时下最流行的支付方式(支付宝、微信等)加深学生的真实购物体验。
        (2)设计意图
        这个片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真实的语境和学习体验中提升了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这点也与我校英语SEE课程群以立德树人的观念十分契合,无形中使德育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三.学生为自己挑选衣物——在情境中运用语言,体验语言的意义
(1)过程描述
        通过展现广告宣传幅和群众讨论双12购物的音效,打造出“双12马上就要到来”的氛围。
教师说道:“(双12马上就要到了[这个语境也很好啊,1. 把画面描述出来,你用怎样的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双12来了。2.如何在这个语境下,引导学生考虑有关购物的问题?渗透核心素养?])Double twelve is coming. There’re many discounts for the clothes. Do you want to buy new clothes ?”此时,学生通过逼真的“双12”情景的渲染,早已跃跃欲试,异口同声回答:“Yes!”
紧接着,教师拿出实物衣物,问学生“Here we are in the clothes shop now. Which clothes do you want?”在真实衣物的刺激下,学生更有欲望用所学语言进行描述,学生们纷纷举手表达尝试意愿。
(2)设计意图
在描述完衣物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店员”与“顾客”实体购物之旅,用日常的“购物语言”完成了整个购物过程。这也使得学生的课堂体验更加真实、有意义。同时,教师也在此过程中,也强化了“按需购买,合理消费”的购物理念。最终,学生能将所学语言进行大胆表达,这无疑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好体现。

【教学反思】
1.丰富课堂活动,打破沉闷课堂
课堂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课堂设计出彩,那么整堂课就会有血有肉。反观我这堂课设计的活动形式不够丰富、较为单一。本节课中,我多以听、读、说的方式进行文本的推进。学生的举手方言不如平时热烈,积极性不高。这样的课堂表现反馈出的是课堂活动设计的不到位。因此,我反思:高年级的课堂也不能光止步于语言知识的学习,也要多设计能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活动。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用语、道具设置、PPT媒体呈现、板书设计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意义,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2.寻找亮点突破口,打破课堂套路[这点和你的主题相冲突了,原来写的是创设真实语境活化语用,这点反思似乎否定了自己。反思可以从“如何让核心素养的渗透更自然,或是让学科德育和语言学习融合地更充分”的角度来写。还是和See课程相结合的。]
本单元话题围绕“买衣服”展开,话题很具生活性和日常性。在顺应时代潮流的背景下,我创设了“双12购物节大促销”的语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使得学生很有欲望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在体验购物环节中,我也引导学生懂得“按需购买、合理消费”的购物理念。这是我设计的成功之处。但是,“如何让核心素养的渗透更自然”这一点值得我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