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月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化学实验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达不到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不利于实验教学优势的发挥。因此,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较大的进步和创新的空间。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展开论述,对高中化学实验进改进和创新,提高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以期增强高中化学实验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与对策
引 言
高中化学是一门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化学实验是实施化学教育的有效形式。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观察实践能力。当前的化学实践教育存在某些不足,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入手,探讨高中化学试验的改进和创新。
1 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仅开展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完成实验,其做实验对学生产生的效果还有待考量。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有配备化学实验室,现状是基本不让学生使用,老师也只是完成简单的示范。同时,在实验结束之后,针对实验的考核往往看重结果,而忽略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过程操作的评价。教师本身也没有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能力。
1.2 动手操作时间少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在教师讲授后,根据教学计划制订实验时间,从而完成目标。有些教师为了快速完成实验,为理论讲解留出更大空间,只让学生简单重复教材实验步骤,机械化的探究难以奏效。化学不仅要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还要有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如此学生才能将创新意识深入脑海中,为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提供可能。
2 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2.1 通过小组自主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参与、展示的机会,学生不仅能够进行实验操作,还能够在小组中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通过展示获得肯定以及意见。学生获得的肯定,对于其学习信心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接受到意见,可以促进学生提升自我的实验水平,达成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效果。为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例如,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化学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小组中的组长,为此,要在小组分组的过程中,将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组长的任务是在正确操作实验的前提下,对组员的操作进行观察,并且提出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小组中每一个组员的实验过程都能够得到组长的指导与关注,在遇到双方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向教师示意,由教师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小组组长也能够多次观察实验过程,提升自己的实验熟练程度以及认知理解水平。
2.2 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化学学习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出相应的化学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科实践是检验学科知识正确性的关键步骤。在其他的学科,包括生物学科以及物理学科中,同样会呈现出这种特点。因此,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第二个方面进行关注。化学实验中,需要应用的各种实验材料较多,一些实验中应用材料具有危险性,在实验的过程中,要重视实验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实验操作必须遵守相关的规范,规范的行为与严谨的态度,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点。为了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得到提升,教师要重视自我操作的规范程度,教师示范中的规范性越高,相应学生操作中的规范性也能得到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对自己实验操作的过程进行录像,反复地观看自己的录像内容,纠正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失误,强化规范程度。另外,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在教室中巡走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及时纠正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操作失误。随着学生实验操作经验的增加,整体的操作能力会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重视应用实验安全要求的增加,提升学生的操作的规范性。在教师的监督下,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出于对学生的保护,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具有危险性的实验,都是由教师进行操作,学生进行观看即可。事实上,在学生操作能力足够过硬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地进行实验的操作,规避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仍旧需要选择危险系数相对较低的实验,严格监督学生的实验过程。
2.3 利用电子教具,进行虚拟实验
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实验内容,但其中有一些实验需求的仪器过于先进或者实验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很多学校并没有进行相应实验的条件,对于这种实验,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讲述让学生进行了解,其他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但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交互性电子白板的引入,给课堂带来了变革的机会。化学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电子教具从网络上搜索对应实验的录制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样虽然不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之中,但是也可以实现学生理解的加深。
例如,在实验“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中,由于氯气本身具有剧毒,所以在进行此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实验的过程,在期间只要教师应当运用好教学的语言艺术与合理的悬念设定,就可以很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进行认知。又比如,在电路板的制作中,很多学校可能并没有条件让学生进行这一实验,这时,教师也就可以发挥电子教具的作用,让学生观看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2.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鼓励他们自觉进行绿色化实验设计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更加开放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鼓励他们在课下积极预习相关化学实验内容,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方案。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认真分析化学实验所用的原料的绿色程度,通过科学的原料筛选和更加创新型的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实验意识,有利于高中更好地开展实验绿色化教学。
3 结语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处在思维逻辑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重其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弥补化学教学的难点,还能够利于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专注度,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充满热情,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对高中生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其对学生的影响,有效地将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注重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朱明兰.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6)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张小燕.新课程(下).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