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珍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 530047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都是义务教育这一阶段当中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基础学科,通过语文教学除了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些基础能力,而且还能拓展学生视野,有效培养其综合能力以及语文素养,这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只有把导入工作做好,才可对教学效果加以保证。为此,语文教师需对导入方法积极进行创新,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运用,这样才可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借助课堂导入促使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导入;教学质量
前言:课堂导入乃是课堂教学的首个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导入效果会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假设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真实情况对导入方式加以精心设计以及选择,除了可以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之外,同时还能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促使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以及探究当中。由于多数学生都缺少自学意识,无法快速投入到学习之中,所以对其课上学习效率产生较大影响。为此,语文教师需对课堂导入加以重视,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对借助课堂导入促使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进行设疑导入,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课堂导入这个环节当中,设置疑问属于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所以语文教师可对学生具有的这个特征加以充分利用,对导入方式进行设计,设置疑问,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主动思考。只有学生产生相应疑问,其才可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互动当中。所以,语文教师需对教学问题加以合理设计,借此来进行课堂导入,把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引出来,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课文赏析以及理解期间逐渐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比如,开展《秋天的怀念》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由题目着手对问题加以设计,以此来导入相应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首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一提及秋天,同学们可以想到什么?在大家的印象当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是否可以引用之前所学知识对自身想法进行表达?之后,语文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对作者心目当中的秋天与自己心目当中的秋天是否相同,促使其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尝试运用一个词来替换课文题目,之后在文本当中寻找主要线索,把作者几次提到看菊花以及真正去看菊花的描写找出来。最后,语文教师可把秋天当作主题,借助设疑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导入。如此一来,可以促使学生对课文主旨进行快速掌握,并且对课文当中的写作思路加以了解。
二、进行游戏导入,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
如今,新课标已指出,实际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通过寓教于乐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
开展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所以,语文教师可在游戏教学当中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导入方式,有效降低学生学习以及理解难度,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例如,开展《愚公移山》教学期间,这篇文章属于一则寓言故事,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为了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理解,语文教师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促使其借助小组方式,通过小品这种现代观念对《愚公移山》进行演绎,此种导入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创新精神。而且,语文教师还可设计相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假设现代人碰到王屋与太行两座大山之时,会如何做?一些学生觉得,现代人肯定会利用挖土机把山移开,一些学生觉得当今社会的交通工具非常发达,人们可直接绕过大山,一些徐盛觉得,可在山上修建轨道。进行教学导入期间,语文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品表演,以此来提升课堂导入具有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促使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三、结合生活进行导入,强化学生领悟
多数学生都非常喜爱生活化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越是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越是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由于中小学生认识水平以及生活阅历十分有限,如果教学内容距离其生活非常远,就会加大其学习以及理解难度,对其学习信心造成打击。为此,语文教师需尽量把课堂导入和学生生活进行联系,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些事物对教学内容进行解释[1]。比如,开展《春酒》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让学生用家乡话进行互动交流,同时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会用什么方式寄托自身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借此引发学生思乡之情。在此之后,语文教师可让学生谈一谈自身对于家乡哪种事物的印象最深,进而把《春酒》这个主题引出来,强化学生理解,促使其深入领悟课文内容。
四、结合旧知识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其实,在语文教材当中,不少文章都存在一定联系,要么有着相同主题,要么作者相同,要么有着相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恰当的过渡衔接,进行温故知新,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欲望[2]。例如,开展《荷塘月色》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一些朱自清写的文章进行回忆,回忆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促使学生了解作者所处年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之后,语文教师可对《荷塘月色》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促使学生从宏观方面对《荷塘月色》的感情基调进行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主动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作者在文章表达出来的具体情感。这样一来,可以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3]。
结论:综上可知,在语文教学之中,课堂导入属于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对学生课上学习兴趣产生重要影响之外,同时还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进行设疑导入,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游戏导入,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结合生活进行导入,强化学生领悟,同时结合旧知识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进而促使其学习效率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欧运波.例谈语文新课导入的失当与得当[J].文学教育(上),2020(07):74-75.
[2]杨虎.试论导入法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品位经典,2020(05):171-172.
[3]安冬梅.谈如何多样化导入、打造初中语文精品课堂[J].才智,2020(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