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打造活力四射的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饶玉兰
[导读] 在语文课上,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饶玉兰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英才外国语学校    646100
        摘要:在语文课上,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深入吸收相关的课程内容。下面,主要就在组织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活力课堂有效构建进行合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课堂

        前言:在针对小学生组织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具体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有效革新,并根据学生认知和情感需求,在具体的授课模式上进行合理调整与更新。让语文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教学活力,促使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并以饱满的动力参与到课程的深入探索活动当中,保证语文课教学的整体效能。
一、富有新颖性与启发性的课堂导入
        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导入环节进行优化设置[1]。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明确接下来课程探索的目标。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课程素材进行合理发掘,在此基础上进行育人资源合理规划设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语文课领域的综合学习效能。比如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趣味的文化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思维发散空间。在故事导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状态得到有效的放松。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在组织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在导入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借助网络搜集相关的故事素材,将与之有关的革命故事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搜集和呈现,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全面提高其对接下来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索的动力。
二、因材施教,创设教学情境
        在开展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授课活动形式上进行创新[2]。教师需要加强因材施教思想的贯彻,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能力养成要求,在具体的授课环境上进行合理组织。根据学生认知基础设置直观的情境,针对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逻辑,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课基础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就《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构建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情景资源,让其拥有良好的赏析学习条件。让学生在情境赏析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内化和吸收相关课程内容,全面提高其在语文课领域的深入联想和学习能力。

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效发挥背景音乐的渲染功能,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情境渲染,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联想,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悟。以《浪淘沙》为例,教师播放大气磅礴的音乐作为氛围渲染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有感情的参与到朗读学习活动当中的。
三、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
        在组织语文课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在游戏化思想上进行深入贯彻,并在具体的育人活动上进行合理开发,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思维认知,全面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学习领域的认知体验。在组织学生参与朗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活动形式上进行有效创新。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中的内容进行自主梳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感受。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参与《藏戏》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思想认知。
四、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在组织学生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进行创新。加强探究活动的合理组织,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讨论[3]。从而培养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综合理解能力获得全面的提升。
        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围绕《丁香结》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合理地设置探究和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就文本中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以及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诠释进行深入探索探索,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情感领悟能力。同时,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课堂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活力。
五、让课堂贴近生活
        在开展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生活化思想的导向下对具体的课程活动进行合理开发,通过活动拓展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探究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比如说,教师在围绕《草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富有活力的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则可以针对生活中所具有的情境素材进行合理发掘,引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草原情境进行搜集,或者通过生活实践调研的方式搜集与该主题相关联的素材,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草原形成深刻的认知,让学生在情感层面获得较强的共鸣。
结论:依前所述,在组织语文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育人思想和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在课堂上,针对导入环节进行合理创新和优化,加强因材施教思想有效贯彻,同时也要重点强调趣味性游戏活动合理组织。同时在开展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将语文课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可以高效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倩.让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59.
[2]崔淑玉.打造充满趣味与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实效[J].教育现代化,2017,4(16):233-234.
[3]朱娟.升级教学理念,打造活力课堂——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现象[J].语文知识,2016(08):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