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彩云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中学 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作文是初中语文中的教学重点,是对语文中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运用,学生的作文能够展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批改和讲评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批改和讲评,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初中语文作文中的批改和讲评情况,并提出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批改;讲评;策略
批改和讲评是语文作文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普遍低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的批改和讲评。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进行作文升格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重视这个教学环节,提高批改和讲评的教学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1语文作文批改和讲评的作用
1.1语文作文批改的作用
批改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审阅和修改的一个过程,其核心作用就是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修改不足之处,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一个过程。批改是初中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认真对待,认真履行批改的责任,才能达到作文批改的教学效果。
1.2语文作文讲评的作用
讲评是对学生作文整体文章的总结然后做出评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要讲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在不存在特别大的错误情况下,主要以讲优点为主。“评”要做出对学生作文的综合评价,总结学生的作文中的长处和弥补不足的办法。讲评是对学生作文地升华,教师要掌握这个环节的要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地讲评[1]。
2作文批改和讲评的内容
2.1语文作文批改的内容
批改是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批改。第一,错误字词和错句的修改,学生在作文中会出现许多错误字词和病句,比如同音字“情景”和“情境”的错误使用,这种错误字词往往是学生对于该字词的理解程度不够;作文中的病句比如,“当失意、苦恼困扰我的时候,总会想起老师鼓励我的那句话。”这个句子中,学生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主语,属于成分残缺的病句范畴,应在“总会”一词前加上主语“我”。第二,对文章的修辞手法进行批改。有些学生对修辞手法使用得不够灵活,比如把比喻使用成拟人,拟人使用成比喻等现象,教师要对学生错误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批改修正。第三,文章整体写作思路的修改。在修改时,教师不要对学生作文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立意进行批改,但是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批改,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思路,提高作文整体质量。
2.2语文作文讲评的内容
语文作文的讲评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在讲评过程中,先对学生作文的审题情况、文章立意进行点评,比如“读完这篇文章,能看出来该同学认真审题了,作文和写作要求高度符合,没有跑题的情况,文章立意也非常新颖”等鼓励式的话语,对作文的写作情况进行讲评,然后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写作手法,写作思路,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进行分别点评,最后讲评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化。在优点讲评之后,以“存在一些小问题”的句式开头,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进行讲评[2]。
3批改和讲评的有效性策略
3.1批改和讲评以鼓励为主
初中阶段的学生接触作文写作时间相对较短,写作能力水平不高,且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在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讲评时,要遵循“鼓励为主,缺点为辅”的原则,多对学生作文的优点进行讲评,以此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学习兴趣。
我以一篇学生的课堂优秀习作《最美的黄昏》为例,进行批改和点评。“太阳的余晖穿过稀稀疏疏的树叶,星星点点地撒下来,老人脸上的皱纹和那满头银丝般的头发,裸露在余晖下,更显刺眼。”“说罢,中年妇女为女儿擦擦额前的汗珠,再擦擦自己额前的汗珠。然后两人硬是抢过老人手中的东西,搬上三轮车。老人的眼里涌动着泪水,虽浑浊却又那样清晰。黄昏下,摊位前,三个人,那样美。” 作者通过简单质朴的文字,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老人的苍老,通过神态描写和“浑浊”“清晰”一组词的对比中展现老人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感动,还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凸显了中年妇女的善良品质,更用一句景物描写增添文采,最后还用短句收束点题深化,语言生动活泼,让读者对作者想要刻画的形象印象深刻,对作者想要展现的主题深思回味。作者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写作,值得我们学习。在批改和讲评中,应该重点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进行讲解,通过讲评放大学生作文的优点,让其他同学学习该同学的作文中的优点并加以运用。鼓励式的教育方法是目前初中语文作文中所缺少的,每个学生都需要不断地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鼓励式的教育方法是维持和发展学生浓郁的写作兴趣的根本原则。
3.2语文作文的批改切忌大篇幅的改动
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教师不应该对学生作文进行大篇幅地修改。学生的作文,不论错对,都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结果,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大篇幅地修改,会在不知不觉间打击到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错误太多,影响写作积极性。在学生作文中出现大篇幅的错误时,教师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修改。例如学生作文中存在一大段的跑题情况,作文要求写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相关的内容,然而学生却写了“家庭的亲情”方面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和点评,“这段的内容写得很好,写作思路和描写手法都非常优秀,但是却不符合我们这次作文的主题,如果稍微地对主要角色进行修改,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下次写亲情方面相关作文时把这段加进去,一定很棒。”通过这种片段式的修改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错误,减轻学生的修改压力,同时减少对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3.3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有很大差别,教师不能按照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批改和点评。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放低标准进行评判,帮助学生在写作中一点点地提高,保证每次写作都有进步;对于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高评判标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描写母亲的片段写作中,一位写作水平较差同学这样写道“母亲终于谈成了一桩生意,看母亲走路的动作,听母亲说话的语气,明显感到了一种自得与快乐。”这位同学在描写母亲的开心情绪时,只有简单的叙述,写了“母亲走路的动作,母亲说话的语气”却没有具体的动作和语气的具体表现,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批改意见“可以通过母亲的具体动作,比如,母亲迈着轻快的步伐,语气中不自觉地就透露出欣喜的情绪”,教给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一些简单的描写技巧,帮助他们取得一点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中积累写作经验,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另一位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这样写道“远远地看去,母亲身材那么瘦小,那么单薄,就像是寒风中的一株枯黄的小草。”这位同学通过比喻的写作手法,把母亲比喻成一颗小草,展现出母亲身材瘦弱,弱不禁风的形象,这位同学在在初中阶段是写作水平相对较高的了,但是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高要求,这样进行批改与讲评,“修辞手法使用的很恰当,再加一些细节描写进去效果会更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3]。针对写作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地批改和点评,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语文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结语
初中的语文作文是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写作打基础的阶段,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的质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批改和讲评是一种高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方法,同时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改革推进,对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英.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15):P.230-230.
[2]李一鹤. 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25):P.34-34.
[3] 杨崇理. 浅谈中学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02):P.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