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王维春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王维春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田市小学   714018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传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道德观念,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还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古国,华夏文明,中华的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名族坚忍不拔、和谐向善、诚信明礼的中华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不止是中华民族的义务与责任,更是民族发展壮大的信念。现在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上的缺失并不是教材中传统文化素材不足,而是因为现在的教育方向出现了偏差,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老师对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停留在应试知识点的认知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老师并没有进行正确的学习引导,致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上兴趣不足。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语文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角打开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交际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语言表达方面语文的学习至关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祖先们所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与美学道德,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高尚的道德,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全的价值观。
        二、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1.学校缺乏相应的重视
        由于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够,学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够重视。据研究调查表明,现如今大多数小学部门并没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校没有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水平不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语文教学的质量不高,没有达到预期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对于许多教育发展落后的地区老师们的培养与教学能力不够,经常出现一人兼任多门学科的状况,老师们的压力较大。这时的老师缺乏教学热情与主动性。因此,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传承中没有得到保证。
        2.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就我国而言,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依然是落后的,大部分的地区人员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教师们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并没有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体,只通过自己的解读和刻板的教材来传授知识,对于传统文化的来源也仅限于教材之中,没有扩宽孩子们的视野,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主动性。是孩子们丧失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乐趣。即使有些地区对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但由于方式过于刻板,单一也严重阻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没有达到预期传统文化继承的效果。

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学生们的主要课文内容来源于教材,但教材展示的远远不够扩宽孩子们的视野,又因为教材课文内容过于死板,导致学生们阅读兴趣的丧失降低了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老师们应该多鼓励学生们阅读课外资源,同时引入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老师们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常常原因为目标不够准确,对学生们进行误导。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确定目标,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后续的课程教学,如果目标不够准确,很难在传统文化上有传承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
        1. 改善教育观念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教育者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贯彻教育改革理念完善和丰富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们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并没有对语文教学进行实践与反馈。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校要改变原先的教学理念,要引起学生们以及教师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重点,发展扩宽孩子们的思维与适应。同时,学校要重点培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理解,提高教育者的教学素质与水平,丰富教师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明文规定,对教师们也采取一定的规章制度管理来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与效率。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国家为加大改革的教学力度,提供了众多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应该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不能够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资源,要扩展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传播与继承。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订购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书籍,比如传统故事大全,让孩子们在传统故事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文化的魅力,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不仅仅是学生与老师的任务,家长们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老师可以提议,让家长们给孩子们报乐器辅导班,比如笛子,古琴等传统乐器,让孩子们理解传统情怀。教师和家长们要结合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规律,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其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最后,需要教师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全面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
        
        参考文献:
        [1] 徐玉萍.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2] 覃春梅,韦卫芳.以传统文化渗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38)
        [3] 李惠彦.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