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王加光
[导读] 在小学的教学中,学好语文首先就要把阅读能力提升上去
       王加光
        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华李学区小学  251700

        摘要:在小学的教学中,学好语文首先就要把阅读能力提升上去,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方法去进行对小学生的阅读培养,才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还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所以加强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习质量的提升和学习效果的增强都会有所帮助。所以,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都在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提高阅读教学水平,本文将根据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有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去上阅读课,甚至连最基本的主要教学任务即帮助孩子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没有到位[1]。在阅读教学中,一部分老师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墨守成规的去教学,长时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让孩子完全丧失对阅读的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另外,现在网络比较发达,还有部分老师备课时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资料,为了课程进度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揉合整理,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传统阅读的耐心和积极性,老师们渐渐地不会深入去研读文章,更不会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传授知识。
        1.2教学过程缺少感染力
        学生在学校里肯定有喜欢的老师,也有不喜欢的老师,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不同的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你喜欢的老师在上阅读课时,会营造气氛,会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讲出来,会让学生觉得开心,让大家感觉特别舒服,并且收获颇深。这些老师讲课都是有感染力的,他们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把长篇的阅读分层次拆开讲解,把短篇的阅读讲得更加细致化,让学生不知不觉就会产生共鸣。相反,如果一个老师上课过程中缺乏感染力,没有精心的设计,很难吸引到学生,更加不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之中了,也就会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1.3阅读学习中学生缺少自主性
        长期以来,老师在阅读教学时为了省心省力,就有可能会忽略学生的阅读自主能力。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拿着参考资料,站在讲台上机械的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文章内容,然后把自己理解的主观内容灌输在学生的脑子里[2]。学生只是一味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想法还没有表达出来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在课堂上很难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难以充分发挥自主性,感情更不能投入其中,这样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探究
        2.1丰富教学模式
        时代在进步,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革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了。所以,当代教师要不断的改变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不仅要深入的去理解教材中的意思,反复的研究文本内容,对于文中的知识还要十分注意,有一些比较难以攻克难以理解的内容,更要耐心的讲清楚讲明白,有方式方法的去和学生交流。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应该找到学生的优势和优点,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最后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实施教学。
        2.2强化感染力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阅读老师,我们要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读书的乐趣,让他们体会到读书带来的优势,然后激发他们心中的主动去读书的意识,渐渐转变成一种潜伏在身体内部的动力。通过对学生的不断激发、磨练,也就会逐渐的养成一种阅读习惯,以至于以后也能够热爱阅读[3]。在教师讲完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之后,还需要针对于这次课堂的学习任务,再进行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逐渐的使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知识储备也会增多,阅读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取得进步了。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可以只规划一个大框架,里面的小内容要通过教师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就很容易带动学生去自主阅读、主动思考。
        2.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核心主体是学生。想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就应该开展自主性阅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每六人左右一组领取阅读任务,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的意见,并在讨论之后进行整理发言,接下来让每个小组来进行阅读比赛,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4]。另外,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可以把阅读故事变成一个个的小动画,不仅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开心快乐的读书,让读书变成学生心中的一件趣事,还能让他们渐渐就学会了欣赏并理解书中的文字。在下课后,要多多举行一些和阅读有关的小游戏,比如让他们成为书中的主角,给故事画一张画,朗读比赛等等,让他们在各式各样的小游戏中爱上阅读。
        2.4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掌握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止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还要通过教学去增强学生们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先阅读,后理解[5]。通过对于文章内容的阅读然后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述这篇文章的总体意思。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对孩子们自信心的培养,鼓励他们多开口,多表达。
        2.5加强学生阅读量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学生们对于课外阅读的能力,只有知识涉及的范围广阔,才可以对阅读有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找寻空余的时间特地开展一堂可玩阅读教学,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并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大部分起源于小时候,特别是小学时期,我们要在最好的时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的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把他们内心对读书的欲望给激发出发,从而变成一个主动去读书去学习的人。因此,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阅读老师应该教会学生认真读书,坚持不懈,帮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昱.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35):93.
[2]王贞龙.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20,(77):32-33.
[3]房丽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0,17(25):89.
[4]仁欠.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人文之友,2020,(12):293.
[5]陈静.奠定文化基础,提升语文素养——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2020,17(30):28,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