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朱书明
[导读]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学习实践重点,
        朱书明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山下乡铁场小学
        [摘   要]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学习实践重点,一度令学生“闻之色变”,同时也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指导环节,常因习作环节的僵化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据此,教师以“生活化教学”的全新策略,洞察学生学习天性,窥见“实践性”教学的人文力量。本研究从实践出发,让生活化教学遍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对提升学生作文环节的实践性、实用性,让他们勇于实践、迸发激情、直抒胸臆,对大幅度提升学生语文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语文作文;实践
        小学语文作文作为小学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升学考试及其常规考试中占据语文试卷的比重极大,且语文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据此,教师以“生活化教学”的全新策略,洞察学生学习天性,窥见“实践性”教学的人文力量[1]。作文教学受现如今“生活化教学”的洪流大浪影响,也引得学科教师纷纷效仿。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分类如下:
        一、教学目标及其学习方式的应用
        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9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显示,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满足既定作文目标的教学,同时还要兼具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科知识的相关能力构建途径中去。此种教学路径策略的转换,是语文实践教学由“知识”到“学生发展”的正确转变路径,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教、科、研”三位一体化教学应用的过程[2]。
        如,人教版作文教学中,以《我的XX》写人作文为例,三年级的教学目标为着重刻画人物,而后顺次刻画人的五官,再次自上而下的全局刻画,最后点睛之笔来揭示人物的刻画中心。而反观四年级教学目标,应是三年级基础上的深层次要求,着重在生活化教学中着重以典型细节的描摹方式,统观人物内在并迁延至其他人物,最终教会学生写出富有自身写作特色的优秀作文。
        二、教学指导及其教学方式的应用
        小学语文作文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场景,应是教与学高度统一的结果,并让学生“活学”、“爱学”、“乐学”。相较于课程本身的时间限制,常规教学的过程,已经渐趋落后于小学生本身的作文知识储备量,并在后续连续性教学验证中与现实几近脱轨。鉴于此,生活化教学实践的应用,应是让小学生可说、可写、会说、会写的过程,并以生活化源泉之水,滋养作文教学的浩淼烟海。
        如,人教版作文教学中,以《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为例。教师在本堂课的课程指导上,应是为小学生提供写作范例,如企业名人、普通一线工人、国家著名领导人履历、贫困人员发家史等等内容,而后在作文的前期后期及其作文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搜集素材时间,并在构思上放任他们、拟稿上如期完成。故此,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所想及其笔下成文均一气呵成,与生活息息相关[3]。


        三、教学实践及其教学策略的调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应是教学实践及其教学策略的调整过程,同时也是生活化教学与现实完美融合的过程,让小学生感同身受并积极参与生活,是作文力量之源,同时也是教学真正体现价值的基础,能从直接程度上让写作更为轻松。
        (一)走出课堂,源自生活的日记之调整
        如,鼓励小学生写日记,是生活化教学运行环节的直接体现,同时对他们观察力、感悟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作文素材积累等大有裨益。日记内容可为白天故事、某事感受、日常变化、大脑感知事物和记忆事物等等。当天与周围同学、师生、父母、路人等发生的大小事情,内容林林总总、写作指导锲而不舍。
        (二)走进学生,源自生活的作文技法之调整
        源自学生本心的教学路径,作为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需要在下列方面下功夫。
        一则,摒弃厌恶之心,善加应用生活之素材。教学进行之前,就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好恶为关键分层次教学,打好学生基础、认真写作。对于无内容可写的学生,了解他们现状的同时,及时消除他们的疑虑;对于一些体裁不分、文体不明、集中应用同一事例的错误行为予以纠正。凡此诸多问题的存在,势必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写不出好的文章,尤其是胡编乱造的作文现象要坚决杜绝。
        二则,以生活中的事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PPT,强化语音室等基建设施的投放力度,广播站的作用也极为明显。在他们周遭,除了自我,就是集体,除了社会就是家庭,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皆可作文作文素材让学生囊入囊中。换言之,生活教学正是宝藏集中汇聚的教学实践[4]。
        三则,教学全过程应用。首先就作文题目选定、作业布置为基础,选择身边事作为易写项目;而后从自身情感出发,将作品人物化、形象化、具体化,有感而发方能善始善终。教学的全过程应是从教师下达任务到自己想写、能写、会写的过程,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的鲜明写照。放任自流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字、词、句、段、篇章累积的结果。最终将作文作文一种教学技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结果;反复历练的被需要过程,以低起点到中坚力量到成功,往往需要教师的正面指导、批评指正方能有迹可循[5]。以课本为基,以课外读物为辅,细细读、慢慢品、好好学、能够用。作文训练上,以计划性方法,饱含生活化内容,曲折中前行。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不仅受制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方式,同时还以智育的教学特色,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在生活和教学间构筑了实践的阶梯,并逐步落实。本研究从实践出发,让生活化教学遍及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对提升学生作文环节的实践性、实用性,让他们勇于实践、迸发激情、直抒胸臆,对大幅度提升学生语文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许海燕.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1+64.
[2]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4.
[3]叶淑华.多元体验  促写真情——浅谈生活体验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88.
[4]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45.
[5]宋艳清.对小学语文习作的透视和反思[J].华夏教师,2014(12):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