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科技的魅力,让信息技术完善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周艺芳
[导读] 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课程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周艺芳
        灵山县佛子镇芳兰小学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  535426
        摘要: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课程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为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带来物质基础,成为教师在课程开展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应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开展,使得科技魅力得到展现,让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高质和高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运用

        前言: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不仅可以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及认知特点,也能使得课程资源得到丰富,活跃课程氛围,成为教师在课程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利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秉持适当的原则,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促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前预习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师生容易忽视的环节[1]。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只有重视课前预习,才能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让学生的学习在开展中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中首先就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辅助学生的课前预习,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得到构建。例如,在讲解《池上》这首古诗之前,教师就可以在课前针对古诗的释义提前讲解,可以将讲解的过程录制成视频,并在整合资源后形成微视频,在微信中上传。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微视频的导向下明确目标和重点。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可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引导。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将新课改的要求在课程中更好的落实到位。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假如学生的兴趣比较缺失,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有较强的强制性,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展现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对教学的开展非常不利。

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巧妙的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调动的作用,使得趣味课程得到构建。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在课程的导入中首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一瞬间房屋坍塌、道路被毁,无数人被埋在废墟下的场景。增强氛围的感染力,使得学生获取到感受。教师在这时就可以抓住契机进行引导:“在可怕地震当中,有一对父子,你们想知道有关于他们的故事吗?”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得学生受到更多的情感触动。借助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优化课程中的情景创设,使得学生在文本理解的过程中更加深入,产生情感共鸣,让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展现价值。
三、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生视野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在教材中,而是需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使得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2]。所以,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展现信息技术在信息共享方面的优势,丰富课程资源,使得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例如,在讲解《长城》一课的过程中,由于文章当中的篇幅有限,在历史记载方面比较单薄。在课前,教师就可以收集有关于长城的资源融入到慕课中,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观看。这样不仅可以辅助学生课内文本理解,也能够使得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得学生在局限的课程中获取到更多,为学生后续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在美育教育实施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3]。所以,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开展中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情景创设,在无形中达到美育教育的效果,带动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让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融合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一边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态的规律风光,一边在静谧的音乐下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诵,加大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对我国壮美的山河景象产生赞叹之情,实现美育教育,让信息技术的价值得到展现。
结论: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适度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使得教学在开展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教师在教学开展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举并施巧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前预习、激发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审美情趣,让理想的课程效果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彭小知. 信息技术在突破语文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应用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1-12.
[2]赵凤杰. 让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定制[J]. 文理导航(下旬),2020,(11):21+27.
[3]胡明荣. 浅谈如何以人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考试周刊,2020,(84):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