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君
德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省泉州市 3525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幼儿德育的指导作用,促进德育工作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结合,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于指导幼儿文化德育工作进行了实践与思考。在新时代国家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幼儿文化德育起到了关键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德育;幼儿教师
01 前言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教育的本性。我国的教育离不开优秀中华文化的依托和传承,而幼儿教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先接触的较为系统的教育阶段,对一个人的品德培养、心智培养、性格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雏形塑造作用。鲁迅先生曾言:“教育是要立人。”因而,对于幼儿教育而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理解、指导、解放”的教学态度来进行幼儿德育工作。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提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1]为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将文化软实力的继承与发展和幼儿教育紧密联系,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文化德育工作的发展道路,以下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下幼儿德育工作提出实践指导的观点。
02 不忘本来,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1)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根本
优秀传统文化应成为幼儿德育的根本所在。幼儿教师是儿童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德育导师,这就鞭策着教师本身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并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园内日常生活、教育教学活动、重要传统节日等环节当中去,通过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在教师引导的显性作用前提下激发幼儿的隐性模仿机制,从而在无形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2-3]。
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该成为幼儿德育工作开展的基本方针,但是不该流于形式,而应要有所实践。目前,较多幼儿教师的德育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上,如果能够契合传统文化并结合游戏、儿歌等互动形式,势必将会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2)以本土传统文化为德育内涵
德化被称为“中国瓷都”,其孕育出了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的陶瓷文化。陶瓷文化作为颇具特色的本土传统优秀文化,对本土的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和发展作用,是当地教育更是德育的良好载体。
陶瓷虽为器物,但蕴含深刻的教育含义。制作陶瓷,以坯为根本,以火烧制,不仅要熟练掌握火候,还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才能烧出好的陶瓷;好比教育,以人为根本,以德教之,不仅要坚持以身作则,还需要长久的付出与修正,才能教出好的孩子。以上的教育与德育理论模式,可暂称之为“陶瓷教育模式”。
何为陶瓷教育模式?换句话说,就是指以德化优秀陶瓷文化为核心,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用于启发和指导当地教育的一种有文化根源可循的新时代背景下可有所探索的新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是要传传播制作工艺文化与传统艺术文化,更要注重的是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通过陶瓷制作体验或制作简易专题连环画、动画等形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成效,有助于培养具有陶瓷品德的新一代。
(3)以传统文化创新为德育推力
传统文化创新在于文化发展。文化只有发展了,才有可能有所创新。不论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是本土传统文化,为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所结合、有所创造、有所丰富,从而达到文化创新,使其赋有新的时代使命与意义。而文化创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基础在于人们对道德有着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幼儿是未来文化创新的最新生生力军,在做好传统文化德育与本土文化德育的同时,幼儿教师应注意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启发幼儿对社会各行各业道德品质能够进行简单的联想与思考,为未来时代的文化创新创造德育推力。
03 吸收外来,以萃取其他文化精华铸就中国价值
(1)坚固本有、知行合一,以中华文化为主阵地
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是其道德灵魂之处。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沉淀了众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论是诸子百家各树一帜,还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其承载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维系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道德基本准则。
开展幼儿德育工作,幼儿教师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阵地,坚固具有“中国精神”的“中国价值”,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德育实践将具有“中国精神”的“中国价值”留在幼儿心中,这不仅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于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要措施[3]。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中国价值为主导向
当今时代,早已形成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交流全球化的大格局。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洋文化充斥在社会之中,通过“洋节日”、“洋电影”等形式从而将西方的文化意识渗透到人群意识当中。其中,因幼儿的意识识别能力薄弱、行为判别能力较差、学习模仿能力最强等因素,所以西方文化对儿童的影响最为深远广泛,从而对幼儿的价值取向会产生较大的不可控作用。
外来文化是德育的机会,也是德育的挑战,幼儿教师要坚持中国价值的德育主导向,恰到好处地利用外来文化的德育机会。“坚固本有、吸收外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批判利用”,这应是对外来文化态度。例如,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外来节日为德育切入点,透过节日寓意的本质,启发幼儿思考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道德品质,并让幼儿通过为爸爸妈妈画一幅画、唱一首歌、道声感恩等形式来加深感恩教育的深层效果。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结合协同育人,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日,增强家校联系,提高德育质量[4]。
04 结语
文化是教育的根本对象,教育是文化的关键体现;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教育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而教育当中,属幼儿教育阶段中的德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影响最为深远广泛。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代里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精华的同时用于指导幼儿文化德育工作具有关键指导性作用。为更好地推动幼儿德育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借助文化推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坚持铸就中国价值、默默积蓄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新华网.2017.
[2] 张冬梅.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A].教育探索.2013 (10),P133-134.
[3] 覃丽妃.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A].德育.2012,P24-25.
[4] 张文芳.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A].学前教育研究.2011(9), P63-65.
作者简介:周美君(1989-12-17),女,汉族,籍贯:福建省泉州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十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