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陆萍
绍兴市柯桥区兰亭中心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整理东西的能力也不例外。大部分人成长的第一课便是学会独立,自己的玩具自己收纳,自己的课本自己整理。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不仅是为学生增添一项技能,也是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大班是学生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的关键时期,若能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整理能力,那么对学生来说将是终身受用的。
关键词: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整理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规范幼儿的整理行为,还能够提高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培养一些其他的好的生活习惯。大班的幼儿相比较小班、中班的幼儿虽然说年长一些,积累的知识经验也较多一些,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小班中班大班,幼儿都处于生理心理开始萌芽的时期,若想在此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整理能力,就必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不可能是一个小时或一天就能够完成的目标,它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耐心,对幼儿的学习生活细心的观察,优化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在游戏结束后主动整理材料,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1]。
1 与幼儿共同商讨整理规则
大班阶段的幼儿,还处于孩童时期,活泼好动的天性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如此,若让他们乖乖坐到教室看着书本学习,是几乎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书本上的知识太体系化,大班的幼儿知识结构还处于初步建构时期,有很多生字词根本不认识,无法开展有效的学习,教师若只是对着书本教学,幼儿难免会坐不住,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因此,游戏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将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与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就目前的大班教学现状来看,游戏教学已经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了。要顺利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就必然离不开游戏材料的支持,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往往会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合理利用游戏材料是能够让幼儿迅速参与到活动之中,使其得到锻炼和满足的,但是游戏材料被使用之后是不能够很好的被整理的。有很多幼儿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只知道使用,不知道整理,因此活动区域也并不整洁,降低了下次使用时找寻的效率。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一状况,单单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行的,教师应付出部分时间精力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仔细揣摩幼儿心理,努力认识到幼儿游戏过后不整理游戏材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相应的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地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提升他们的责任感。通过研究表明,幼儿不整理游戏材料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整理规则。大班阶段的幼儿规则意识还是比较好的,若让幼儿完全服从于教师所制定的规则,时间长了幼儿难免会出现反叛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参与到规则制定的过程中,与幼儿一起商讨出合理的整理规则,并鼓励学生遵守规则,在游戏过后主动整理材料,提高幼儿动手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比如说,在制定整理规则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开讨论,探讨整理材料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幼儿对于整理材料的认识。对于幼儿没有说到的点,教师可以及时的给予补充,最终制定出合理的整理规则,并要求幼儿自觉遵守[2]。
2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众所周知,拥有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但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以及高强度的自律。就培养大班幼儿游戏材料整理能力来说,也是如此。处于大班阶段的幼儿规则意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若教师强制性的要求,命令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必须整理游戏材料,大部分幼儿也是会遵从的,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时间次数一长,幼儿就会失去兴趣,甚至会出现负面情绪,这对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这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处于大班阶段的幼儿孩童的天性还没有褪去,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兴趣,喜欢做游戏,更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依据幼儿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各种各样的课堂游戏对幼儿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创新教学方式,设计出具有新颖性的游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充分的参与其中,做到寓教于乐。只有游戏活动丰富多彩且数量多,幼儿才能有机会进行整理活动,才能进行长时间的重复和坚持,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整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展开整理比赛,分阶段考察幼儿的整理能力,让幼儿之间进行竞争,选出整理时间最短且效果最好的幼儿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赏,鼓励其他幼儿向其看齐。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幼儿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展整理书包的活动,锻炼幼儿整理能力的同时也让幼儿认识到整理书包的重要性,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下独立的基础。教师除了要提醒幼儿主动整理东西之外,还可以鼓励幼儿进行互相监督,从多方面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
3 家校共同培养
教师虽然能够在培养孩子整理能力的进程中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但毕竟教师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幼儿不可能整天生活在幼儿园,家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幼儿在学校整理能力数一数二,但是回到家就变成了小公主小王子,沉溺于家人的宠爱之中,慢慢地整理能力就会逐渐丧失。无论何时,整理能力仅靠单方面的培养是无效的,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够实现的。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家长的及时督促下,幼儿的整理能力才会逐步提高,才能真正的转化为幼儿的个人财富。因此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围绕如何提高大班幼儿整理能力展开探讨,充分吸收各个家长的意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于培养幼儿整理能力的重要性也能够进行充分的认识,合理的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4 结束语
幼儿游戏材料整理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减去很多的教学负担,提高游戏实施及教学的效率。对于幼儿而言,能够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爱干净,爱整洁的好习惯,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整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青.良好习惯从整理开始——大班幼儿游戏材料的整理能力培养[J].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2020,2(3):125-126.
[2]陈玉环.小抽屉 大学问——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从整理抽屉开始[J].新课程,2017,10(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