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罗元洪
[导读] 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策略的制定方面要更多的考虑到幼儿知识学习的灵活性
        罗元洪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幼儿园  幼儿园,数学    610200
        摘要:幼儿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策略的制定方面要更多的考虑到幼儿知识学习的灵活性,并且知识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很好的促进幼儿今后的应用。将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到幼儿数学教学中,让幼儿中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而且在生活中,幼儿们也能够更多的发现数学的原型,因此可以从中提炼对数学的学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要给幼儿们开展有意义的教学,让数学的学习与个人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有联系。本文就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幼儿数学;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学校教育中,数学知识及其课程教学自觉主动地接受丰富的自我修养和社会生活元素的有效滋润,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应用意识和能力素养,也有利于不断注入活力,促进教与学。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要认真发掘丰富多样的生命元素,善于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积极有效地开展“内外互动、学用结合”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为了发展幼儿综合能力,调动其对数学的积极探究兴趣,教师要认识到,基于生活化开展数学教学的意义,同时结合幼儿实际能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数学教学策略。
2 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现阶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实际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学为主,而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位置,造成幼儿在课堂上非常被动。这种情况会造成教学内容枯燥,还会使幼儿感到无聊,从而降低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倦怠。尤其是对对于幼儿阶段的幼儿来说更为困难。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以此来提升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数学教学深度挖掘,让幼儿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在生活元素影响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另外,基于生活情境的数学课堂,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等[1]。
3 基于生活化的幼儿数学教学策略
        3.1 教学意识生活化
        幼儿数学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人门阶段,应注重生活实际的联系,以便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和生活的联系程度,确保幼儿在生活和知识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生活方式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独特价值,督促幼儿培养思维能力,让幼儿从现实生活中探索有关的数学知识,积极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了解生活方式在学习中存在的价值,在这个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改变。教师既要加强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又要密切注意数学知识点与现实生活内容的结合,让幼儿对眼前的数学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编写教案,完成备课过程中的教案,结合实例和数学课程知识的内容,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去探索知识,并且加深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可以将数学知识跟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步加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思维。
        3.2 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生活化即引导幼儿数学地观察、思考实际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2]。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幼儿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数学教学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能力,让幼儿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幼儿知道生活充满了数学,生活很有趣,数学很有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是与各种信息综合而成的,我们可以把它引入课堂,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更贴近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引入课堂,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幼儿们的一个巨大课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起来,让生活体验数学和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为幼儿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和生活场景,帮助幼儿学习,鼓励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数学态度,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3.3 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和枯燥。尤其是对于幼儿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如果能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小游戏,往往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开展物品分类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即家里的物品摆放零乱,需要清洁工帮忙整理。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成清洁工,然后分成小组分别到不同的用户家中去进行物品的分类整理,整理好后进行检查,看一看小组的分类是否科学合理。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检查摆放是否准确。对一些错误的地方,幼儿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最后,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奖励。通过这个情境化的小游戏,教师既做到了和生活的结合,又融合了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又如,在学习到时间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出一分钟等于六十秒,让原本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然后,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纸、针等材料,让幼儿思考在一分钟内他们都能做些什么事情。教师计时,幼儿开始完成。教师通过这个小游戏能够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原来时间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3]。
        3.4 数学评价生活化
        评价工作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设计实施,而且要有评价和反馈。作为幼儿数学教师通过合理的评价了解幼儿学习的效果,而从生活化理念的融入来看,教师也要调整评价的方式,从而对幼儿学习的效果有更加准确的评估。由于我们重视幼儿数学综合素质的培育生活化的理念融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的评估到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能只是关注在数学的知识,掌握方面更要关注他的应用情况如何[4]。因此,幼儿数学的教学需要,我们从生活化的角度在评价的方式方面进行创新整合,能够让评价真正可以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幼儿生活化数学的水平如何。通过评价我们能够认识到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的优化调整,提高教学的整体效能。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幼儿对于教学知识充满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愉快和有趣,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幼儿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促进幼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总之,幼儿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幼儿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幼儿教师要能够把幼儿的生活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能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海潮.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途径研究综述[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4).
[2] 刘云霞.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无限魅力[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7).
[3] 张发祥 .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
[4] 马斌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J]. 科教文汇 ( 下月刊 ),2013(2):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