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李六一
[导读] 小学低段的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
        李六一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大地坪完小 655809
        摘要:小学低段的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既有学生特殊的年龄特征这一客观原因外,也有计算教学本身存在问题这一的主观原因。本文着重就小学低段计算教学中师生双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意见,以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低段;策略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低段的计算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小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出错,而且多数学生对计算训练存在着抗拒、逃避等不良心理。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不注重计算教学方法的创新,只一味地照搬传统计算教学的方法,而且过于强调计算训练的开展,而忽略了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特殊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计算时粗心、不善于总结错误,等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就要从以上问题出发,对症下药,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兴趣和计算能力的策略,以促使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显著提高,为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一、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进行计算教学创新时,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计算算理的训练。许多教师在进行计算时只是讲清楚计算方法,然后就开始大量的计算训练,结果许多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计算时频频出错。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说算理的训练不仅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计算的有效途径,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游戏活动的运用。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电教设备,将计算训练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计算练习。最后,注重竞赛机制的引入。小学生年龄虽小,好胜心强,利用竞赛机制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计算训练。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两位数进位加法”时,我就通过创新计算教学方法以及趣化计算训练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计算教学活动中。课上,我用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算理,我一边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一边让学生说一说分小棒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两种分法,从而真正理解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进行课堂训练时,我就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先进的学习软件带领学生玩“摘取智慧果”的游戏,学生随意挑选一颗智慧果,点开后出现相应的题目,学生通过笔算或口算的方式来得出答案,成功摘取智慧果。

最后,我带领学生进行“3分钟挑战赛”,看谁在规定时间内算得又快又准,促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氛围中不仅巩固了学习成果,还激发了计算潜力。这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在小学生特殊心理的基础上制定的,使得计算教学过程既生动又有趣,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教学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段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计算习惯会显著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避免学生由于粗心、大意而产生的计算错误。其一,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有的学生在计算时数位对不齐,有的忘记标借位或进位符号,有的打草稿时抄错数字或符号,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计算出错,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才能避免由于粗心导致的错误。其二,要善于查找、总结自己的错误原因。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很差,他们缺乏查找问题错误原因的意识,导致时常出现重复错误。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其三,注重自我检查习惯的养成。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去进行自我检查,这就错失了捡分的机会,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例如,在进行计算训练时,我时常借助网络的便利,让学生将计算作业发送到班级群内,并逐一带领学生批改作业。我让学生来当“小老师”,找一找有没有错误的地方,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书写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等等。之后,我再带领学生总结在计算中出错频率较高的原因,引起学生心理上的高度重视,在计算时就要多加注意,从而有效避免出现重复错误,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而言之,娴熟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障,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之一。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除了从创新教学形式和培养良好计算习惯两方面着手外,还应该布置一定的口算任务,将口算练习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只有日复一日地坚持进行口算练习,学生才能不断地巩固自身的计算成果,最终实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丁玉俊.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才智,2016(14).
        [2]马军成.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J].中外交流,2017(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