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段盛华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段盛华
        龙陵县蚌渺完全小学 67831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师生之间的问题交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反思行为,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检测手段。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着实效性差、问题含金量低、提问方式简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教学水平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很好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策略

        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只有打好数学基础才能更好的为其他学科服务。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法,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方法之一就是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反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十分注意问题的设置方式。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平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基本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讲解,学生也只是处于听课的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加上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比较少,小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多,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大大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教学阶段,对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小学生积极的回答,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学生需要对语言进行组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回答,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教学课堂能够更加具有活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内容单一。在进行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比较单一,大多数是教材中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可能已经知道答案,对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兴趣。这种比较机械性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没有作用的,也不会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还会使课堂的教学氛围松懈。
        2.教学观念滞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师角色缺乏认识,在课堂上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且,这些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提问,以自己的问题设置为主,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流程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问题思考时间较短,提问内容缺乏启发性。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只以对错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具体的分析,也没有为学生的错误回答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这导致了提问效率不高。
        3.学生回答方式不够完善。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采用让学生举手回答的方式或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但是,部分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或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害怕答错了受到同学嘲笑而不愿意回答,这使得举手回答的学生基本都成为那些成绩优秀的对答案有把握的学生。这种看似学生占主动地位的回答方式,实际上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并且有些数学教师为了节省课堂问答时间而让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来回答,忽视了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困难和知识短板。另外,集体回答的方式难以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导致在集体回答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参与回答。如若这种情况不得到改善,则极容易导致数学成绩优异生与差等生的两极分化。这对于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提问教学,使数学提问更加具体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务必要让学生清楚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运用直接点名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大部分的学生知道有些问题不会提问自己就会放松警惕,这样会造成-部分的学生不愿主动参与课堂的情况出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这种方式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相关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通过实践发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实施提问教学十分有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因人而异,提问注重差异性。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题目的难易要根据学生能力因人而异。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反映有快有慢,表达能力有强有弱,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分别对待。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要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回答带启发性、探究性和归纳总结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习惯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对学困生不能嫌弃,不能冷落,计算题和再现性的问题要多让他们回答,鼓励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并提出疑问。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因为胆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答,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也要向教师发出提问,将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进一步变得清晰化。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很多学生不敢提问,对提问产生畏惧感,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避免给学生心理带来过度的压力,让学生都能够更加轻松地回答并提出问题。无论学生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其实数学问题的回答往往会有一些解题思路和准确答案,小学生本身就是在学习这些知识,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避免问题再次出现。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大胆地回答问题。课堂教学应以民主开放为主旋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促进师生之间信息的沟通交流。
        4.问题设计要有新颖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无非是所关注的内容不同而已。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而言,仍然需要我们提问教师关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因为,如果老师以同一种方式提出问题,会因为提出时的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参与问题回答的积极性。相反,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主动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方式或内容,那么对于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必然大有帮助,最终也会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也就是“老调重提”的提问场景一定不是老师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大家所想看到的是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一个每个问题都能激发学习热情的高效课堂。因此,提问设计上必须要坚持新颖性原则,教师要在新字上做文章,可以是提问内容的新,可以是提问方式的新,可以是提问主体等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良好开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课堂上,提问最为常见,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主要手段。我国的课堂教学提问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原有的提问方式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对现代教学起到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开展多种提问教学方式,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都有良好的作用,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德民.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0(82):73-74.
[2]王怀亮.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相关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152-153.
[3]周显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0(04):169.
[4]黄宝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0(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