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张改仙
[导读]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
        张改仙
        龙陵县蚌渺完全小学 678315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如何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存在着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教师应积极的查找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全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培养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所以需要教师结合相关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数学素养,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性格的重要阶段,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虽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师生关系的建立往往也是大多数教师经常忽略的问题。师生关系分界线太过明显的话,容易造成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而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会伴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展现自我时,生怕教师看出自己的弱点而不愿意将自己充分的展示出来,进而最终变成了影响学习的障碍,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陈旧。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而且也是性格改变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对今后的学习都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就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情况来说,有很多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教师照教材按部就班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学生仅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不仅阻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
        3.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有着良好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教师的简单引导,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探索性。但是,在当今小学数学小学中,很多教师过分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却忽略的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投入到教学中。
二、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
        1.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做不到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决定学生的学习模式,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是在于合适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一种学习方法对这个班级适合可能对于另一个班级就不一定适合,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适应,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性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而使得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应该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当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攀登数学的最高峰。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把爱渗透在课堂上,关爱每一个给学生,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如果学生喜欢了数学,那么学生就对数学有了兴趣,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毫无疑问是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3.更新教育观念。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主动进入数学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要的教学观念是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小朋友们放在第一位,?让他们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组织、引导与交流讨论,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核心。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有更多机会去体验成功与探索的乐趣。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才是生动活泼的,才能完成.最有效的学习。只有当学生通过书本学习之后,达到忘掉书本的墳界,然后剩下的那部分才是教育的意义。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要尽里要小学生处于自由参与表达的学习状态中,创造人和的轻松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总结思考,这比老师口口声声在讲台上讲课的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孩子的亲自摸索,亲自探究,亲自找到答案,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掌握了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和情感体验。
        4.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课前预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述新课之前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的能力,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做书上的复习题,预习例题时不应该直接看书上的解答方法,而是应把答案捂起来自己先试试看,如果实在不会,再看书上是怎么解答的。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或是独特的思考都要随时记录在旁边,以便学习时,能注意这个地方,以及看看同学和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思考的。看懂了例题后自己选几道课后练习做一做看看自己掌握了没有。通过观察我还发现预习对于两类学生特别有用,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一类是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预习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是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在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人能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学会了自学的方法,对于他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来说才是更加有用的。另一类就是原本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可以在家长的帮助进行预习,预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新课学习的难度,而且可以增强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增加了他们也能学好数学的信心。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总结
        提高小学数学效果是各方面的有机组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所提到的几点仅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事实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玉功.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9(30):44-45.
[2]汪晓敏.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9(08):81-82.
[3]沈燕.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52-53.
[4]胡东林.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8(05):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