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阎村镇西王小学 714000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能力,注重“因材施教”展开分层教学,进而进一步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能力。对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育;实践探索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学习潜力等方面后,将全体学生科学分配成人数相当的合作小组形式,并且对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展开分层教学指导,制定出适宜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显著,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亦有益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如何将分层教学更好地引进小学数学教学教育过程,仍然值得广大教师思考与探索。
一、分层差异教学的涵义
分层教学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育学生的效果与质量,并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层次设置不同的整体,针对学生的层次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分层差异教学并不是轻视学生,而是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差异,在教师有效地指导之下加深对学习的认识与体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使得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存在感,都有被教师重视的学习体验。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分层教学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分层教学的核心。在分层教学差异教学中,教师占据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分层教学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不然将很难达到实际的效果,甚至起到相反地作用。同时,教师在划分层次的時候,不要随意地划分,一个层次之内的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大致相同,而且一个层次之内的学生是灵活流动的,不应当是固定不变的,当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学生的层次。但是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自卑意识,教师调整层次的结果尽量不要告知给学生。
二、学生科学分层,夯实数学分层教学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开展的重要依据,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首先要将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然后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有助于夯实数学分层教学基础。这需要教师对班内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成绩、个人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分层,例如中间层次学生人数较多,但是此类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探讨后,需要对学生进行二次分层。
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当制定多元化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班级整体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可以秉持组间同质组内一致的原则,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由几个高层次的学生与中低层次的学生组成,组内学生进行均匀搭配。然后在上课时,学生根据兴趣小组的安排坐在一起,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问题探讨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使每组的学生能够互相影响与启发,从而开拓思路,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三、进行授课分层,落实数学分层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在目标分层的前提下,应当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能够体现教学差异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师应当着重突出优等生的学习优势,为优等生提供深层次的教学任务,引导其进行思考与探究。而中等生则制定中间层次的学习任务,在上课时可以抛出问题让其思考探讨。然后根据问题再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进行思考。既能够提高中等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困生而言,可以制定低层次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时告诉学生相关知识点,必须打牢基础知识,才能够提高学习能力。
四、确保作业分层,拓展数学分层教学范畴
由于学生对于知识掌握能力不同,所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应当有所差异。作业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对当堂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布置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布置时,应当设置为基础题与拔高题、拓展题三个类型,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进行多元化设置。对于优等生而言,需要对拔高题与拓展题进行解答与思考,即便拓展题解答不出来,也必须进行思考和探究,并且记录自己的想法,而中等生则要掌握基础题和拔高题,学困生则需要打下夯实的基础题知识,根据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探索,进而熟练掌握基础题目。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习方式难以满足不同能力层次的学习者的教习要求,旧的教习方式需要得到改良。分层教学要求教育工作者通过充分的了解沟通、全方位的考查等方式掌握学习者的研习能力和研习情况,将研学者根据成绩和研学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类,分别教习。其在小学数学宣讲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能更新教习方式,让教习更适合学习者的水平,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进龙.探究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
[2] 徐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
[3] 杨苗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9(27)
[4] 刘西庆.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华少年.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