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
湖北省老河口市贾湖中学
【摘要】:多媒体课件教学最大的优点是极大地丰富优化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和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使久远陌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化;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趣味化;使深奥难懂的历史哲理明晰化,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讲练结合、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教育要求 优化方法 注重细节
人类的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力改历史课“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采用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实现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指导。
一、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方法
多媒体进入课堂,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教师的讲授和黑板展示不再是全部的信息资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有机融合,多元的视点,可望带来斑斓的呈现。
1、边讲解,边演示,边测试,讲练结合
在一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操作课件显示提纲性的内容,并通过演示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讲练结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且容易混淆。笔者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先用地图演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接着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然后将各知识点归纳成对比表,展示给学生,接着显示相关练习题进行测试。学生学习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2、化繁为简,与图示教学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常用图示教学法,图示教学可使知识要点形象、直观,能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便于理解,易于记忆。如果把图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效果更佳。如讲授《冷战中的对峙》一课中,利用多课件向学生逐步显示了一个大的图示式纲要线索表,二个数字表格、三幅地图、五份主要国家领导人的演说摘录,还插入了各种说明性的辅助板书,随需要呈现或消失, 这就使图示线索显得更加清楚明了。提高了学生理解教材线索、编写逻辑提纲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化静为动,灵活使用历史地图。
在历史地图教学中,为了动态展示战争进程、交通路线,可采用手绘和多种箭头的组合,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如,张骞出使西域、红军长征、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就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有些历史地图,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和相应位置,如战国七雄、三国鼎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等教学内容,可采用区域颜色闪烁、变色的方式,使书本上的死地图变活,学生对该知识点也产生了经久不忘的深刻印象。
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
4. 、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记忆效果。
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三、注意细节 精心制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在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方面,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弊端,要想真正发挥出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我认为在课件制作方面就应该重视以下的几个基本问题:
1、我们要突破课件制作中常规思维的束缚。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种固定模式。常规教学的时间很长,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思维往往受约束,从而忽略了多媒体自身特色的发挥,影响了课件制作的质量。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熟知多媒体自身的各种特点。
2、我们要重视教学情景营造。我们制作的课件一般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多为演示型为主的课件。制作这类课件首先要注意到这课件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要达到这项要求,教学情景的营造非常关键。因而我们可以使用影音资料,可以设计简单的动画,使之更贴近现实,让学生置身于其中。
3、我们要重视选题与创意。历史学科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很好的结合点,许多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制作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功能相吻合。但在制作的过程中,特别在选题方面,扬长避短,例如文化史部分的世界建筑、绘画、音乐这些内容正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地方。
4、我们要让学生参与。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不要忘记学生是主体,在设计时就要给学生留下活动的位置,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信心和能力都有好处。无疑能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
5、我们要杜绝多媒体课件的负面影响。多媒体课件制作不当存在很多的短处,最突出的就是它本身的干扰因素很多。例如:背景颜色更换十分频繁、不恰当地使用声音与动画效果、将大量的图片堆彻起来、字体变化多……这不但没有减少多媒体本身干扰因素,反而增添了一些人为干扰因素。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就应该做到“一明确,二清楚,三不要”,“一明确”就是明确主题,任何时候不能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二清楚”一是清楚每一个细节的目的,二是文字要清楚;“三不要”即不要花俏,不要烦琐,不要扰乱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还是一种较新的尝试,是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要真正普及多媒体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有诸多困难,而历史学科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这是一个有利的切合点,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自觉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海燕 编著《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
3、徐锡祺 主编《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
4、杨志才 主编《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陈绪常、龚明斌等:《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6、金相成:《历史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