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翟宁宁
[导读]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
        翟宁宁
        济南市邵而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对小学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和探讨,力求为小学班级管理寻找更多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策略和方法,以供同行教师借鉴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班级管理;
        前言
        小学是学生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因为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还是一张白纸,因此可塑性极强,在此期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小学生的一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性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应该在充分认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下,将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班级管理。
        1围绕班级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独的为学生开展,而应该以班级为单位,以开展心理健康为目的,围绕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目的不是传授科学知识,而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总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班主任利用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班主任为学生精心设置的课外活动中,务必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要目的,唤醒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时的总结、归纳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中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整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个别出现的个体性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以避免由此引发的学生问题,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针对小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制定相应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的设计课程和活动的内容,力求为学生有效的排除心理困扰,摘掉心理枷锁,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赶走学生因心理问题诱发的焦虑、抑郁、压抑、烦躁等不良的情绪,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保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逐步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
        2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学科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学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比较频繁和复杂,班主任一定要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自己担任学科教师的科目,要明确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价值,科学合理的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学科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构创建良好班级文化和班级氛围,并重视班风建设,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学科教育中充分发掘学科知识和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正面引导作用的部分,并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性格。
        如班主任在教学中讲到《骄傲的孔雀》时,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相关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骄傲自满不可取,并帮助具有这种不良心理的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让学生摒弃看不起同学的心理状态,转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培养学生善于团结同学,友好待人,尊重他人的良好性格。另外,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可以趁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帮助他人为价值导向和人生目标,奉献是雷锋的座右铭,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并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雷锋”,为同学讲述怎样的雷锋精神更能打动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自己应该怎么做,自己应不应该身体力行的去帮助别人,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别人渡过难关。如有学生这样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汗流浃背的环卫工阿姨在艰难的骑着三轮车上坡,我看到了,赶忙上去帮忙,并把自己带的水给阿姨喝,阿姨高兴又激动的夸我是“雷锋宝宝”并感谢我,我也满足的回答阿姨,“不用谢!”并且下定决心,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我还要积极主动的出手帮助,并号召同学一起做!
        3建立心理健康驿站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班级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促进班级管理形成良好循环体系的重要保障。因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建立心理驿站,帮助学生解开困惑,缓解心理压力,并为学生的压力找到合适的宣泄口,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和压力的时候主动进入“心理驿站”寻求帮助,并在其中得到开解,让学生在温暖和谐的集体中健康成长。
        如在健康驿站中,应当以班主任为主体,各科教师为辅助,另外也可让学生担任这个心理辅导的角色,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应该合理的听取和收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教师或者学生来听取自己的心声,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还能让学生在进行诉说时放松心情,高效的为学生心理困惑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环节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会伴随学生整个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更是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化解学生矛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让学生逐渐的养成积极面对困难、尊重他人、不骄不躁、自我约束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在班级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小军.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探究[J].教育革新,2020(06):7.
2.孙永青.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3):121-122.
3.侯振保.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173-174.
4.李祖琼.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606-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