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 刘金晶 宋敏 王世林
[导读]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刘金晶 宋敏 王世林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6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也从传统电子、物理、计算机转移至公共交通、商务、教育、医疗保健等领域中,在2015年,我国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信息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途径之一。信息化的应用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信息化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是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
        1高职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本质特征
        高职学生管理信息化,需要满足几个特征。
        首先,数据的实时共享。学生管理信息化,其主体是学生,在学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要满足高效管理要求,需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各个部门、学院之间的信息与数据都要能够实现顺利交流、转换,这是信息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其次,程序要规范合理。高职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中的各个业务,与学生工作管理流程相同,从申请,到后续结束,都需要各项数据资源的支持,这样方可确保整个业务流程能够顺利完成。
        最后,数据的准确迅速。在高职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中,要利用前期数据导入来构建数据仓库,让数据能够实时更新、沉淀,为学生工作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利用信息化数据挖掘手段和信息调取方式来顺利完成学生管理工作。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特征
        2.1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时,需要充分以职业为导向,结合学生的专业,积极提高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充满竞争力。在学生管理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落实各项教学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技能。通过开展学生管理,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多元化的管理,使学生能够得到多项训练。为了进一步反馈学生的训练结果,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的考核结果得到全面展示,帮助教师及时对教学计划和方法进行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进行改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由于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必须要进一步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还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手段和场所,并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2.2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需要考虑到学生能力的提升,除了要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其能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自我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高职院校专业众多,如果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引导,就会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未来的就业中缺乏竞争力,甚至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可以通过打造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平台之中,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通过该平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3.1借助教育信息化,构建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3]。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和深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大潮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明确目标,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整理信息资源,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流程,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和系统化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以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育人工作。


        构建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学生管理事务工作数字化建设,即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学生学籍管理、教学资源、日常表现、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后勤服务等和相对应的管理信息库集成起来,以相对固定的程序标准录入到系统中,实现在不同电脑上都可以进行数据的访问,这样既方便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服务中开展育人工作,也使学生自由自主进行自身培养。系统还可以定期备份数据、按需还原系统、优化更新管理程序、加工处理信息和删减无用数据,实现信息的高效,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平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不是简单地将事务工作调整到网上进行,而是以“服务学生”为核心,有针对性地按模块、层次化设置工作内容,根据内容设置相关的登录权限,简化繁琐程序,拓宽了解学生的信息渠道,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优质的信息管理服务。
        3.2培育专兼结合,层次多样管理团队
        高质量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队伍是接受信息化挑战,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保证。专兼结合、层次多样是学生工作信息化队伍的典型特征。
        一方面,专兼结合的学生管理信息化队伍是指专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政治思想水平、工作经验和网络技术与职业业务相比配,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具备专业水平和创造能力的职业化管理团队;兼职人员是指具有某方面的特长,能在某个领域独当一面,要么具有娴熟的软件技术,要么拥有文体活动特长,要么具有专业课程知识素养。专兼结合的优势是可以明确职责分配,充分调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自的优势,突破“大锅饭”的陋习。
        另一方面,层次多样的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队伍是信息化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单纯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管理团队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适应网络平台的需要。层次多样不等于任何人都可以承担学生管理工作,而是在保证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资格水平的基础上侧重团队建设,使学生管理信息化队伍结构分布呈橄榄形,这样既保障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队伍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开展职业交叉融合培训,调动队伍成员的积极性,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信息化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一定是具有政治素养又不失灵活性、拥有工作经验又充满热情、具有知识储备又敢于探索的专兼结合、层次多样管理团队。
        3.3在建设中结合云技术
        随着科技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云技术能够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目标[4]。通过使用这种新型的技术方式,能够帮助职业院校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减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费用支出,为职业院校的工作提供更为高效的服务,有助于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因此在职业院校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想要结合云技术,就必须制定完善的云技术网络方案。
        
        结语
        对于新时代经济发展下的财务系统而言,职业院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会计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只有建设和优化职业院校会计信息化,才能确保财务系统信息的专业性,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们的专业性工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信息数据达到共享,并提升会计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晶.项目管理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9(24):49-52.
        [2]徐丹军.“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2):94-95.
        [3]陈柏林.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244-245.
        [4]沈健,刘晓鑫.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初探——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147.
        [5]卢增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