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张波
[导读]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张波
        莱芜技师学院  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这份文件,将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今后一段时间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文件精神,现结合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实际,谈谈对中职学校思政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政课;改革措施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思政课认识不到位。从学生和部分教师层面来说,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文化素质较差,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学不好基础文化课才来中职学校学技术的,都认为专业课比基础课重要,在基础课中,对思政课认识更低,学与不学都没有关系。部分老师觉得像思政课这样讲大道理的课,学生不爱学,对学生就业没有多少帮助,不学也行,甚至有少数老师还建议取消,把时间让给专业课。从学校层面来说,思政课的开设是国家专业指导性计划硬性要求开设的,学校不会触碰这条红线,不开不行。至于怎么开,开到什么程度,尽量往简的方向靠。凡此种种普遍反映出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理论教育的现象。
        2.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强。以莱芜技师学院为例,学校目前学院校区占地366亩,在校生5278人,教职工344人,担任思政课教学的专兼职教师共有31人,其中有专职教师12人,其余均为行政坐班老师兼任,师生比为1∶439,按比例基本能满足学校开设思政课的要求。但这支队伍中,初始专业为政治学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只有9人,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任的。因为专业限制、思想意识、学习能力等的差别,造成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参差不齐,甚至有个别教师基本不具备思政课教师应有的素质条件。像莱芜技师学院这种状况,在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是存在的。绝大部分老师都会认为思政课是最好上的课,任何老师都可以上,久而久之,思政课也就成了“酱油课”,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想学(有部分学生直接就是抵触)、教师做不出成绩,于是师生都进入了混混过的状态。
        3.思政课教材版本太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过去,中职类学校思政课教材基本是大学教材版本的减缩版,追求的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对当时在中考拔尖的中专生来说,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随着上世纪末中职学校招生并轨,生源素质下滑,此类教材已不适合现在的中职学生学习。经过多年的教改,目前的中职学校思政课教材采用单元化、模块式编写,增强了可读性,但又过度的减弱了思想性和理论性,不利于学生较为系统掌握知识和理论。如何兼顾好思想性、理论性与可读性是衡量一本思政课教材是否好的标准。按国家教育部规定,中职阶段必修的四门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心理健康》,选修课《哲学与人生》,几家大的出版社都在出,甚至有些小的出版社也在出,教材无论是编写质量还是印刷质量差别都很大。有些教材以点带面,与其他学科的内容重复较大;有些教材参编人员较多,主编难于统筹,导致编写内容杂乱;有些教材内容老套,陈酒新装,其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更是难于体现。
        4.教学方式老套。教学缺乏吸引力、亲和力是思政课不能打动学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困扰思政课教师的痛点。表现在不能将所谓的“大道理”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出来,易于学生的接受;不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寓教于乐,难于将知识和学科体系融会贯通,照本宣科等等。
        二、改善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意见
        1.规范使用教材。这次教育部中明确指出:“国家统一开设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全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最大的好处是便于同类学校思政课的教学、教研及学术交流,也更能体现权威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
        教育部于2013年3月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中职学校五门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纲要,但未统一编著。有了统编教材,一方面能保证教材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一些滥竽充数的教材进入学校,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2.建设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强、人格正的标准打造一支思政课教师队伍,在这里,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打消过去什么人都可以上思政课或拿思政课弥补部分教师工作量不足的错误观念。思政课教师队伍应包括三支队伍,初始专业为政治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教师队伍;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因学校专业调整和发展转任的教师队伍(必须经过较为系统的培训);二是建立学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按照教师学科特长成立备课小组,以骨干教师和思政课科班出身的教师为带头人,经过2~3学期运行修改后统一印制成课程讲义或示范教案,作为思政课教师授课的基本蓝本;三是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工作。《意见》明确:“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重点开展教学研修,全面提升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下一步,各级各类培训会陆续开展,各学校应积极支持,保证经费,能让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有一至二次的培训机会,以提升自身思想和理论素质。同时建立其他专业转任思政课的教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或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制度,促进转任教师的思政课教学水平。另外,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思政理论既有经典理论,更有时代性理论和思想,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充实,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扩大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3.认真开展教研、交流。成立思政课研究组,由学校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任组长,教务处负责推荐小组成员。其职责应包括:对内、对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的安排;组织开展公开课或示范课;开展思政课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负责社科类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逐年将教研、科研成果进行汇编;收集在校和毕业生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典范教育身边的人等等。
        4.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
        按照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三项指标,尝试拟定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评价机制和标准,将优秀思政课教师纳入学校年度表彰,在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单列思政课专项,即“优秀思政课教学成果奖”。有成果就评,没有成果就不评。
        5.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思政课教师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突破一贯的说教模式,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将思政课的教学从单纯的课堂延伸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学校大型活动等。通过长期积淀的学校精神和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家国情怀。依托建立在学校团委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在每年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紧抓学校在校学生中的“关键少数”,通过他们的言行和带头示范作用,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总结
        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主动为之,才能顺应时代要求,共同推进中职学校思政课的发展,为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8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10
        [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3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