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杨波 胡晓洁 杨娟娟
[导读] 为进一步实现医学教学课程的现代化
        杨波   胡晓洁   杨娟娟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为进一步实现医学教学课程的现代化,推动学生专业素质与道德水平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思政教育的要素融入到医学教学课程之中,实现综合性人才的科学培养。文章以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课程思想教育的实现方法,旨在为后续相关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 ;高职妇产科护理 ;思政教育 ;教学策略

        为实现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科学培养,医学院校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这种方式,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实现了全面性、综合性发展。基于这种认知,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课程的特点以及基本学情,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要点进行细致全面的梳理,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1 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对课程思政教育重要性的梳理与探讨,有助于教师逐步走出过往的思维误区,从更为全面的角度出发,明确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形成内生性的工作动力,推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思想教育的稳步开展。
        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概念,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遵循,通过必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大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进行课程资源的发掘,寻找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之间的衔接点,发挥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要素,将基本价值观念、优秀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追求等思政教育的内容,科学融入到日常专业教学之中,逐步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大大的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其爱国情感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强化。例如相关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创造的《升旗》《护国胡同》等课程思政,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情况的出现,充分说明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与可操作性,对于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设计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为确保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序进行,降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的难度,教师有必要立足于医学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课程特点,全面梳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发掘课程设计的中立点,推动医学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有序开展。
        我国妇产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案,实现了妇产科知识的不断积累,体现了古代医生对于妇产科疾病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与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操[1]。这种学科发展的历史,不仅仅是学科的自我见证,也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源泉。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中所蕴含的民族性是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进行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课程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科中的民族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得到进一步强化。
3 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途径
        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要求教师从多个维度出发,在转变观念认知的基础上,理顺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与特点,明确其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衔接情况,以此为基础,采取必要手段,进行相关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


        3.1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资源的合理开发
        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为保障教学资源的科学化、合理化应用,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从实际角度出发,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组合优化,确保各项教育资源的最优化使用。通过对思政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发掘,形成了思政教育与护理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打造联动教学机制,增强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降低对思政教育的抵触情绪。
        3.2积极做好工作观念的转变
        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开展之前,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掌握课程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与有效性,明确课程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的关键性作用[4]。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立足于实际,认真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明确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细化课程设计的流程,掌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课程思政教育中涉及到的图片、数据等既符合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的教学实际,又能够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将慕课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程思政教育之中,保证教育的整体成效,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突破口,对后续教学资源的应用、课程开发等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3做好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整个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教学过程,对知识教学、思政教育衔接起来,合理搭配教育的时间、教学环节。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教师需要严格按照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相关学习资源的呈现,并且在呈现过程中,科学控制呈现时间,避免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搭配不合理,影响实际的教学成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实现医学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学生专业能力的稳步提升,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促进我国高素质、综合化人才的科学培养。
        3.4开展思政课程资源专题教学
        考虑到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顺思政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标准,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需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划定思政课程的基本框架,确保后续思政课程对于课程资源的合理化使用,形成课程资源专题教学。具体来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思政教学内容,寻找课程资源与思政教学的衔接点,更好地呈现出课程资源的时代性、传承性、具象性,以确保学生可以快速接受课程资源的熏陶,增强对课程资源的认同感。例如集体备课环节,进行医学高职妇产科护理学科思政教学的创设,确定课程资源的实践主题、实践内容,通过实践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在思政课程育人层面的积极作用。
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实现,无疑提升了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成效,实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增强,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诉求。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课程资源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联系度较为密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需进行系统探讨与认真总结,逐步理顺相关思路,为日后课程思政教育在高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庄永珍.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63-64.
[2]石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7):114-115.
[3]李慧玲,莫圆圆,李春会.高级护理实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0(7):96-97.
[4]张培华,程琳,李忠.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J].智慧健康,2019(2):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