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徐伶峰
[导读] 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容相对较多
        徐伶峰
        临沂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容相对较多,课上运动时发生损伤的情况经常出现,导致部分学生会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运动强度,将运动损伤情况降到最低。在体育课上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课前热身不到位,教师关注度不够,硬件设施老化等。文章将对在体育课上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运动损伤
        前言: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一个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身体素质培养也不能落后。因此,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近些年我国教育界不断增加对高职院校的经济和人才投入,众多高校也逐渐意识到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的体育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由于体育课上运动损伤发生概率不断提高,轻度损伤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者则会有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教师在课上为了避免造成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就会不开展体育活动,这就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在体育课上如何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是需要教师解决的难题。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一)课前热身活动准备不到位
        众所周知,在正式的体育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会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充分的热身活动是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的重要手段。热身活动可以加强我们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弹性,从而达到预防肌肉和韧带拉伤的效果。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把重点放在热身活动上,组织热身活动时间过短,使得学生在热身条件不够的情况下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容易对关节软骨造成伤害,为运动损伤的发生留下潜在因素。
(二)教师对学生关注度不够
        在高中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到位,也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比如学生在进行跳马练习时,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在一旁对学生进行保护并指导动作,预防学生因动作不规范而造成运动损伤。如果学生在独自完成动作,老师未采取措施,也没有贴身保护的情况下,学生在跳马落地时容易对崴脚,对脚腕造成损伤。虽然这种情况通常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项运动的要领不熟悉造成的,但是与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关注度不够也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体育上关注不到位也是造成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三)学校硬件设施
由于学校场地设施不安全,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运动场地坑坑洼洼,运动器械位置存放不合理、安全设备安装不到位、器械维修不及时等也是造成学校体育损伤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学校医务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学生入校前后的医务监督不到位,在新生入校体检时,由于工作不到位,排查不出身体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导致学生档案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身体情况,同时,在学生平时受伤后,对伤口症状识别不完全,使得学生对伤病不重视。
二:降低高职院校体育课运动损伤发生的方法
(一)重视热身准备环节
        学生体育课热身准备环节运动量不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出现,教师充分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高职体育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时应重点设计热身环节。把热身环节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对热身环节充满期待,通过参加热身活动把身体的各项运动机能唤醒,从而减少在课堂练习中产生运动损伤。

实际上,有的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课堂上也有热身环节,但是由于长期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很难积极参加热身准备活动,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的不定期更换热身活动内容,让每堂课都保持新鲜感,激发学生们参与热身环节的积极性。在热身准备环节,对于容易受伤的部位要加强练习,例如蛙跳之前,可以有针对性的活动一下踝关节和膝关节等。同时准备活动的内容也要以舒缓运动为主,逐步唤醒身体肌肉组织。
(二)在学生运动中密切关注
        为了减少高职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例如,当学生练习前滚翻或后滚翻时,教师应提前预估场地并放置好安全垫,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在一旁随时准备保护学生,并重点关注学生头部和颈部,避免造成颈部扭伤。在课堂练习时加强对学生的保护是作为体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体育老师保护的再仔细还是避免不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可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做跳马运动时,可以告知学生:在从“马背”落地时,腿部尽量弯曲,利用腿的力量来抵消重力,然后脚尖先着地,慢慢的到脚跟落地,这也是利用脚的力量进行缓冲,这样可以最大的程度保护踝关节和膝关节。
(三)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加强对弱势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锻炼,提高其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比如为了预防膝关节损伤,就要注意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练习,稳定膝关节。预防腰椎损伤,既要加强腰肌的锻炼,又要加强腹部肌肉的练习。从某种意义上讲,腰肌损伤与腹肌拮抗有关。腹部肌肉力量不足,很容易导致脊椎过度伸展,造成腰椎损伤。为防止大腿后肌群拉伤,在发展其肌力的同时,应注意大腿后肌群的伸展。
(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
高职院校体育课中器材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现阶段国家大力扶持高职院校的发,学校应抓住这次机会        完善学校体育器材,将运动场地修补平坦并尽可能的扩建场地,同时把一些体育器械摆放到科学合理的位置,安装牢固,确保学生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完善的场地和充足的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物质保证,体育老师应养成每节体育课之前巡视上课运动场地,保证器材的安全性和场地运用的合理性。学校的校医也应该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常见外伤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应急处理知识的培训,例如,当发现同学脚踝扭伤时,首先应及时找到冰水进行冲洗和外敷,随后马上送至医务室进行治疗,确保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治疗,把运动损伤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体育训练在锻炼人体魄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作为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课上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并以预防为主,认真的做好热身环节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参与热身环节的积极性,避免激烈运动造成肌肉拉伤。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要区别对待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同时加强对学生们进行应急知识的培训,一旦发生运动损伤,也可以灵活应对,并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得到真正的科学锻炼。
参考文献:
[1]王磊.高职院校体育课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和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000(011):170-171.
[2]刘秋珍. 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心理特征及康复措施探究[J]. 灌篮, 2019, 000(015):P.67-67.
[3]李志清. 高职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与恢复策略研究[J]. 体育风尚, 2019, No.382(10):25-25.
[4]鹿国晖, 刘杨. 体育高职院校运动防护人才培养及课程构建探讨[C]//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 0.
[5]杨奕.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伤害事故的现状与对策研究①[J].  2015.
[6]韩忠培. 高职高专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预防对策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1(003):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