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知识为中心”分层教学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黄晓英
[导读] 本文论述了“核心知识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法,

        黄晓英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1120
        摘  要:本文论述了“核心知识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法,即围绕课程“核心知识”展开教学,再拓展“紧密层知识”和“外延层知识”,知识脉络清晰,主次明确,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是从事专业活动最重要的智力要素,专业课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重要职责。而专业课程由于知识量散而杂,学习难度大,而对于现行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专业课,怎样让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对刚步入专业领域的学生而言,专业课既起到专业入门的导向作用,又具有搭建专业知识平台的重要功能。此时的学生急迫想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实际中有何用处,又苦于对专业内涵缺乏了解,为此教师必须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引导,在知识的组织上以“核心知识”为主线进行梳理,扩展其它相关知识和应用实例,使其具有高度的精练性和系统性。为此,笔者提出了“核心知识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法,结合“焊接方法工艺与设备”专业课程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特征
        专业知识的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专业基本术语、概念、定义及基本原理等,可纳入“核心层知识”。这类知识是专业技术人员已公认的基本知识,是每门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内容,专业技术人员及同行间相互交流及对话必须依赖于这些核心知识,因此这类知识是必须掌握的。
        第二层面是帮助学生对核心层知识深入理解、分析应用的扩展类知识,可称之为“紧密层知识”,学生可以借助于紧密层知识对专业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重在教会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进行推理、拓展和应用,以便更灵活地理解和应用核心层知识。
        第三层面则是介绍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或是技术发展动态等知识,可以称为“外延层知识”。外延层知识对引领学生瞄准前沿先进技术的制高点起着领航作用,但这类知识往往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有些还未被同行所公认,有的甚至还有争议。外延层知识一般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但却可以反映最新的前沿成果及发展方向。

对应用型本科大学生来说,这一层面的知识可不作强行掌握要求,宜以引导课外延伸为主。
        二、以“核心知识为中心”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专业课程教学中对这三类知识的讲授应作到相辅相成。教学中,首先应重点讲授“核心层知识”,讲深讲透,让学生深刻掌握本课程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然后扩充“紧密层知识”,再点拨“外延层知识”,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并进行分析应用。老师可以采用线路图等直观的描画出这三类知识之间的拓扑结构关系,让学生直观清楚地掌握“核心层知识”、“紧密层知识”、“外延层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经历“由薄到厚”的深化认识过程,思路清晰,更有利于对复杂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为例,在讲授“熔化焊基础知识”章节时,围绕“电弧的产生——电弧的热性质——电弧的力学性质——电弧的稳定性——母材的融化——焊丝的融化”6个核心问题梳理出相应的核心层知识,然后画出以这些核心知识节点的拓扑结构。同样,其它章节如“焊条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等各种焊接方法,均可以围绕“基本原理——优点缺点——典型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5个核心问题梳理出相应的核心层知识,建立核心知识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系统性强、结构紧凑,易于学生系统掌握。初学时以拓扑结构中的核心知识为入口,使学生开门见山地接受专业知识。围绕拓扑结构中的核心知识,进一步应用多元化的紧密层知识进行发散讲授,以夯实核心知识。同时,专业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常更新换代,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教学中需要把握专业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及时增加本领域的新技术。
        在复习中,如果学生感到知识范围过大,难以全面记忆,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以“核心层知识”为主线,适度兼顾“紧密层知识”和“外延层知识”,引导学生复习中对知识的理解“由厚到薄”,通过聚焦回到拓扑结构中的核心知识,让学生抓住重点,起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教学实践表明,以核心知识节点拓扑结构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然规律,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耀耀.刘学军.分层教学法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时代农机.?2016-05期
[2]褚丹.解月光.王珏.谢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识结构模型构建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6-08期
作者简介:黄晓英(1969年-),女,重庆市人,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焊接、材料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